第308章(2 / 2)
国公大痛,转头看见跪在地上的承平和赵熹更加愤怒:“都怪你们,两个逆子!赵熹你违抗君命不说、连累盛儿平儿代你受过,你良心何安!我李家造了什么孽才娶了你这么一个媳妇!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听夫人的话话、宁死都不叫你进门!”
赵熹对承盛受伤愧疚得很,可还是忍不住反驳:“大哥的伤为我而受,国公罚我、怪我我都受着,绝无半句怨言,可除此之外,赵熹并无过错!伤人者虽还未查明,八成与吴丹阳脱不了关系,若当初国公肯派我前去燕州,吴丹阳阴谋早被揭露,大哥、无异,都能好过些……”
承平连忙喝止:“熹儿!”
国公更气:“你还敢提吴丹阳!你还要怨我!你知不知道自己闯了多大的祸!吴郡公写信来告你的状,你自己还洋洋得意!你以为燕州的事你办得很漂亮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赵熹趁机请战:“既然吴郡公如此不识时务,请国公许赵熹出征,赵熹必将其人头爵印奉上!”
“混账!”
承平见国公怒火中烧连连请罪:“父亲息怒、父亲息怒!熹儿心直口快,并无意冒犯父亲!燕州之事都怪承平冲动莽撞,未能想到万全之策,今后孩儿一定谨慎小心、请教父亲后再做打算!”
承盛也帮忙解释:“孩儿之伤是孩儿大意,也非三娣之过,至于后来,确实是时间紧迫,三弟迫不得已只能先斩后奏。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三弟已然知错,请父亲体谅。至于牡丹夫人,她不是为燕无异所杀么,怎么能怪在咱们头上呢?孩儿想吴郡公是畏惧燕州、故意在信中如此说,想叫父亲替他做主呢!”
国公叹道:“吴郡公也是心疼妹妹、哀伤难过罢了,信中并无指责之意,只求我将事情好好调查清楚。我已派大理寺前去,这事你们就不用管了。新年将近,先过节吧!”
承盛正要劝国公别接人入宫,承平抢先开口:“说到此事,父亲,舒太妃已移居安寿行宫,四妹和睿儿来后如何安排?”
第233章 舒太妃
国公背过身去:“黛君是我的爱女、你们的小妹,吴郡公为了亲妹敢向我要公道,我堂堂代国,难道连和女儿团聚都不敢么!睿儿离开京都多年、一直由你们和陶希仁教导,若他生了什么不该有多心思、绝不是因为回到了皇宫,而是因为没有被教导好!”
承盛本还想据理力争,见国公态度强硬也不敢多说,只好一个劲儿去看承平和赵熹,赵熹大大翻了个白眼,承平解释道:“父亲所言甚是,孩儿自然也盼着咱们一家团圆,妹妹和睿儿来京都是无疑;可妹妹是李家女、更是荣太妃,她与睿儿本该在安寿行宫同舒太妃母女一起为先皇和社稷祈福,将她与睿儿仍安排在安寿宫居住、新年接近宫里几日团圆,这样可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