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2 / 2)
陶希仁坚持道:“智者防危于细末,既见危而放纵,实非明君所为。何况臣工所谏最严厉也不过下诏责备,不过是以此为戒提点众将,王爷怎的连这都不肯!”
承平心想,不过下诏责备?不该我熹儿受的委屈凭什么要他担!承平缓了语气:“希仁,你是熹儿的朋友……”
陶希仁不等承平说完冷哼一声:“微臣与元帅毫无私交、不敢做元帅的朋友。”
承平被他噎住,又道:“好,你跟我们夫君二人从无私交、我们成亲你也没来过、温儿你也没管过,咱们向来公事公办。但就论公事,你自然相信熹儿、可别人信么?今日朝上就有人说曹堤是熹儿炸的呢!现在尚且如此,若我下诏指责、哪怕并不说堤坝之事、天下人也只会觉得是我心虚有意维护、反而坐实伪朝污蔑之言!这你可想过!”
“身行正道、何顾他人?何况世人有此怀疑恰因王爷赏罚不公,若您能对赵熹和其他一视同仁,功赏过罚事事分明,世人疑虑自消。”
承平被他气个仰倒:“熹儿的名声如何你当真一点都不在乎!”
陶希仁颇为意外:“元帅名声又不是方才如此,您怎的忽然在意起来?”
“以前无非是说他私情如何,我二人本就离经叛道、自然不放在心上;可这是几十万条性命!分明不关熹儿的事凭什么压在他身上!他分明从未苛待百姓、他分明从来仁慈善良,我怎能叫他受这等委屈!”
陶希仁险些笑出声来:“仁慈善良?这四个字跟元帅当真不配。您真怕他受骂一开始就不该准他自行其是!咱们说罪在山洪,可咱们最该感谢那场山洪!若没有它,赵熹现在又是何等境地!”
承平叹息一声:“你是儒生文臣,自然觉得不该为了取胜牺牲一城人的性命;可于武将而言,牺牲算得了什么?从青州灭代至今,死了多少人?区区几十万人又算什么!如果没有这场山洪、有什么罪我和他一起担着便是,千千万万年我俩的名字都被一起提及、沧海桑田而不衰,我乐得如此呢!可没有如果,事情不发生你我都无法揣测会是什么结果,熹儿未必真的会炸堤,延庆城的覆灭非熹儿所为,这才是事实!熹儿从来未失大义,你又怎么忍心让他背此骂名!”
陶希仁冷冷一笑:“为你们背上骂名的人还少么?你以为你和赵熹有多么珍贵、多么不同?若非为了天下、为了你们的许诺,谁会在这里跟你浪费口舌!李承平,你要做明君!不要在臣子面前演英雄美人的戏码,你要为天下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