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1 / 2)
赵熹抿了口茶,开口问道:“这事,你问过冀然么?”
陶希仁偏了目光:“婚姻大事自然由父母做主,这门婚事再好不过,冀然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看来你问过了,”赵熹轻咳了两声,叹道,“你明知冀然心有所属还要他娶孙小姐,未免也太狠心。这门婚事,我不同意。”
陶希仁冷笑连连:“冀然是我儿子,他又不娶李家女,他的婚事你有什么不同意的!你们不肯赐婚就算了,我亲自去孙家提亲,也是一样的!”
赵熹道:“冀然是我干儿子,他的婚事我如何管不得?我们退婚是因为我儿另有所爱,我明明知道冀然有心仪之人还要强迫他去娶孙小姐,你把冀然当做什么?你这样怎么对得起陶夫人!”
提起陶夫人,陶希仁想起旧事,不由发起怒来:“你还敢提先妻?要不是你的好儿子闯下这番祸事、哪里用得着我儿子出来顶缸!我把冀然当做什么?怎么,你以为你和李承平私相授受得了好处、全天下男女就都该同你们一样么?那你们当初还给孩子订什么亲!你以为弄成这样是谁的错!上行下效!你们二人自私无度、蔑视礼教、以为能把天下玩弄鼓掌,是,你们是不世之人、连老天都治不了你们,可你们还有孩子、还有后人,你们身后还有千秋万代,他们没你们的本事,却学了你们的桀骜!这样的江山又能坐几代!天下好容易能安生一会,你们非要把它弄得摇摇欲坠不可么!”
这是说李淳婚事,更是说赵熹入朝。承平深深一叹:“希仁,你是真正的碧血丹心,你所说的道理我们二人岂是不知?不然又怎会请你来教导温儿和淳儿!自我掌权尊儒复礼、民生军事都未有差池吧?不过就是一点点私情、全都有理可循,这都不许满足么!”
陶希仁铿锵道:“天子无私情!”
裘蕴明劝道:“这样不公平,委屈了太多人。”
陶希仁又笑:“民不聊生颠沛流离才叫委屈,都是一样的人,怎么偏着公侯疼呢。”
陶希仁看向赵熹:“大君、元帅,学生知你至情至性,所以不忍有情人不成眷侣。可他们不是你和王爷,他们所爱许是一时之欢、未必是真情!就算让他们得偿所愿,他们难道能就此有情饮水饱、不再理别事么!你自以为不尊礼教,但从助卫抗青到入京护主、再到隐名定边,纵然小节有失、大义得全,你能走到今日,正是因为如此!无义不可胜、无道不得安,小到儿女婚事、大到治国理政皆是如此,退婚之祸还不足以让你警醒么!”
承平不忍赵熹受此责问,抢道:“这都是我的主意,你同他说什么!淳儿不喜孙小姐,叫他们强行婚配成了一对怨侣难道也是好事?你口口声声道理教义,陟罚臧否、论功行赏,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难道不明白?礼教大、宜情变,你也太过古板!”
陶希仁摇摇头:“王爷所说仍是私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