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2 / 2)

又过了两日,兰英携子女抵京,她一到平园就抱着赵熹和怀章哭了两日,之后便留在了平园同赵熹作伴。

早起练武、白日读书,京中又有好友,按理赵熹的生活也算丰富。可他毕竟是元帅,现在不单不打仗、连正经事情都没了,总是觉得没劲,只好自己想办法找事做。

这天承平回到府中,晚膳已经备齐,赵熹笑眯眯请他入座、亲自为他盛了一碗汤。这汤是碗鱼羹,颜色灰白、姜辣扑鼻、饮入口中还有股酒烈,夹着鱼腥,实实不算好喝。承平却陶醉地细细品尝、许久才咽下一口,又喝了一碗,不等赵熹和下人动手、自己将碗盛满、直把一盆喝完才放下碗筷。

承平赞不绝口:“这羹鱼肉鲜嫩肥美、笋脆菇香蛋滑,兼火腿咸鲜、好喝极了!不知是哪位易牙膳祖,竟有如此好功夫!”

兰英连连啧舌:“有这么好喝么?王爷这些年在京都过得什么日子……”

赵熹笑道:“他是知道这羹是我做的、所以才觉得好喝呢!我自己也尝了,虽不算绝味、却也能入口,以后多做几次、也能成珍馐美味呢!”

承平故意叹道:“如此仙品我倒是想日日品味,可惜,你以后怕没工夫钻研厨艺了,倒真浪费你这番天分!”

“哦,怎么说?”

承平握住赵熹双手,这双手骨节分明、掌上老茧遍布伤疤纵横,丝毫无柔美之姿、却是承平柔情所在:“迁都虽定了下来,可其中还要许许多多的事,我分身乏术、其他人要么没时间要么没才干,我想了许久,还是要劳累你来把持大局。”

赵熹挑起眉来:“让我来主持?那些酸文腐儒同意?”

承平道:“说到底、迁都就是咱们搬家,你虽不入朝却还是王君,家中诸事本就该由你做主,叫你来管岂不是名正言顺!他们已经同意了,只是打搅了你休息,我心里实在不安。”

迁都事情虽大,朝中人才济济、还找不出个能用的人么?何况还有六部负责具体事项,主持的也不会太过操劳,让陈平之或是其他人兼顾也无不可,不过是承平明白赵熹不愿无所事事、所以故意把事情揽给了赵熹。当初大臣们为了不让赵熹入朝费尽心思,承平要让赵熹负责迁都之事必然受了许多阻碍、用了很多心思,这些承平全都不讲,但赵熹明白得很,就像赵熹实在闲得无事下厨做汤也绝口不提无聊让承平为难、承平却知道他的辛苦一样。

赵熹笑了笑,倚在承平怀里,二人虽都默默不言,却已心意相通。兰英看他二人如此,又想起朱鹤,挥手叫下人们退下、自己也找地方缅怀先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