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1 / 2)
('<!--<center>AD4</center>-->,有利于种群生存,那最后留在家中的就是幼子,就由幼子来继承支配父亲的遗产,也就是所谓的幼子看家,或者幼子守灶。
相反,汉民族比较稳定,开创一份家业不容易,往往需要一个家族去扶持这份产业,不到必要的时候,不会提分家。这样一种形态需要的是继承,那当父母过世时,由社会经验比较足的长子来继承比较合适。
当然到了努尔哈赤这个大家庭情况就不完全相同了。其一,他有一定程度的汉化,受汉人长子继位的影响,从他两度立储立嫡长就能看出来他更倾向于立长。其二,他需要的先是能继承,然后是继续开拓,让未成年子来继承的话,很显然是不稳定的,其三,幼子继承以财产为主,地位的继承就未必了。
同样情况可以参照成吉思汗立储。成吉思汗是爱死了他的小儿子拖雷,但是继承人是阔窝台。
第45章半暖半凉知秋意
危险在慢慢靠近,皇太极正和监督筑城的游击说话,根本没有注意到有人过来。
多尔衮也正全神贯注盯着图纸,等有一丝异样的感觉冒出来,那工匠已站在了他们身后。他猛然回神,那一瞬虽快如闪电,但在多尔衮眼里看来漫长地像一世。
那工匠像一只饿久了的兽,扬起黑乎乎的锥子,猛地向皇太极的后心扑去。他也看得出皇太极是这几个人的头,他也知道杀人要杀最厉害的。
“八哥!”多尔衮大吼一声,随手把图纸往那人脸上一扔。
视线受到阻碍,那人胡乱地脸上一抓,扯掉了图纸,转身向多尔衮扑来,大吼一声,锥子应声刺下。
多尔衮下意识抬起右手一挡,剧痛当即从手臂上传来,他呼吸一滞,仰面摔倒。
皇太极冲了过来,可还是慢了一步,一脚将那人踹开,抱住了多尔衮。
底下的士兵听到动静,涌上了城楼,当即将那工匠制伏。
多尔衮的胳膊上血流如注,他痛苦拧着眉毛,使劲捂着伤口,可鲜血仍然从他指缝中流了出来。
“多尔衮?”皇太极惊呼道,连忙取出帕子简单裹住了伤口。
那游击吓得话都说不出来,在一旁愣愣地看着皇太极为他包扎,在他负责的城里,有贝勒遇袭受伤,这事他怎么都逃不了责任,往大里说,连脑袋都会不保。
皇太极呵斥道:“还不快传大夫,还傻站在旁边干什么!”
游击这才反应过来,跌跌撞撞跑去叫大夫。
皇太极拦腰抱起多尔衮。
多尔衮急道:“放我下来!我能走!我手受伤又不是脚!”
“别吵!”皇太极喝道,抱着他就往城下走,送回了住所。
这城里都是些监工、工匠和做苦力的奴隶,也没什么正经的大夫,来了一个勉强懂些医术的文书,手脚笨拙地帮多尔衮清洗伤口。可他动作又不熟练,总是碰到伤口,多尔衮被他弄得疼痛不已,要不是吃过一辈子征战的辛苦,以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早就要疼死过去了。
多尔衮龇着牙,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冒出来。
皇太极紧张道:“很疼吗?”虽然知道看他的样子就是疼得不行,可还是忍不住要问。
多尔衮摇摇头,脸色惨白惨白。
那文书也是慌得满头大汗:“贝勒爷你再忍忍,马上就好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手还在发抖,手上没个轻重。
皇太极看不过去,觉得他还没有自己懂行,一把将他拎了起来,丢出门外:“滚出去!不用你来弄了!”
他叫来了敦达里给他打下手,干净利落地洗净伤口,上药包扎,果然比那文书熟练许多。
弄完这些,他又吩咐敦达里派人回辽阳告知多尔衮受伤的消息,并带几个像样大夫过来。筑城游击听他说要上报,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把头都磕破了。
“行了,那个行凶的人呢?”皇太极怒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