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2 / 2)

“我们回吧,我要最后再攻一次北京城,然后撤军。”

十二月十七日黎明,金军突袭北京永定门,皇太极大获全胜,俘获无算,刚刚代替袁崇焕上任的满桂战死。

但皇太极也没有立刻回去,而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占据了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留济尔哈朗和萨哈廉驻守,随后才回到沈阳。

明称“己巳之变”。

半年后,袁崇焕

', '')('<!--<center>AD4</center>-->被崇桢处以磔刑。

袁崇焕死了,他是死于自己的骄傲任xi_ng,死于崇祯的偏听多疑,或许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是当世最出众的,他的为人处事不够圆滑周到,但他是在无数只替罪羊被宰杀了之后,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人,并且站住了脚跟,一度把八旗军挡在了关外。

他的功绩不可抹杀,他终将名垂青史。临刑前他留诗一首,供后人颂扬。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皇太极率大军凯旋而归,完成了这次长达近半年的征战。

可他刚回到沈阳,豪格就一状了过来。

第79章报仇雪恨下杀手

“二贝勒实在是太过分了!”豪格气道,“他根本就不把父汗你放在眼里。”

“发生什么事了?”对于这个忠勇有余,但聪慧不足的儿子,皇太极总是担心多过疼爱。

“我跟着岳托大哥先一步回来,二贝勒来接我们时,可在我们面前端足了架子。他让大臣们坐两边,自己做中间,好像他是大汗似的,还让我们远远叩拜一次,进账再叩拜一次。以前父汗来迎接出征之师,不都亲自在外迎接的,哪像他这么自以为是的,比父汗还要威风。”

“这事我也听人说了,我知道了。”皇太极淡淡道。

见皇太极反应冷淡,豪格不由为他抱不平:“父汗,二贝勒三番五次冒犯你,难道你都罚他一下,让他收敛一下吗?”

皇太极忧心忡忡地看着豪格。罚一下?让他收敛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放纵阿敏肆意妄为,就是为了等他引起众怒的那一天,将他彻底铲除,要是提前告诫,不就达不到这个目的了吗?

可是豪格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的政治历练真的是差得太多,将来该如何应付波云诡谲的风波?他怎就一点都不像自己呢?

他真想把一肚子如何对付人的经验告诉他,可又不行,他可以教济尔哈朗,可以教萨哈廉,甚至可以教多尔衮,但偏偏无法教豪格,因为他虽说是自己的儿子,但也是儿子之一。如果摆明了教他杀人不见血之术,那这家里就会永无宁日。更何况光靠教是教不会的,还得靠自己领悟才行。

但是不教他,又担心他会受到威胁,毕竟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世界。

皇太极不仅仅知道阿敏在迎接岳托和豪格时态度傲慢,还知道了在他率大军出征期间,阿敏为所y_u为,私自造箭打猎,根本不好好做事,怕是心底里巴望着出征的人死在外面,他好自立为王。

“豪格,你要记住,做事就要讲究一击必中,因为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机会来了,却不能给敌人致命的打击,那很有可能再也等不到第二次机会了。”皇太极说道。

豪格似懂非懂地望着皇太极,缓缓点了下头。

皇太极希望豪格能慢慢明白这些道理,但偏偏又是急不来的。

他又吩咐敦达里道:“传令下去,召集各旗旗主和大臣们,我有重要事情商议。”

既然阿敏已经嚣张至此,差不多是时候将他除掉了。

“此次出征,我军蒙天眷佑,大获全胜,各旗将士们均是表现英勇。”皇太极对众人说道,“二贝勒留守沈阳也是殚尽竭虑,把大小事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免去了我后顾之忧,也是功不可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