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2 / 2)

都是这种名号了,可见他到底是有多么低调了——基本上完美诠释了人类早期的摆烂行为。

要是他真的是这种性子,那林家上下倒也没有啥顾虑,直接当朋友处就完事儿。

毕竟他们林家也是书香世家来着,不管是读书还是什么其他的风雅兴趣爱好,那都是没有啥问题,想要讨论啥就讨论啥,想要玩儿啥就玩儿啥,甚至都不用玩儿得好,只要你喜欢玩儿,咱就是好朋友。

可惜这一切都是在演戏。

虽然说演得是真像是真的,但是毕竟不是真的。

四大爷看似低调佛系,其实内心有熊熊烈火在灼烧。

对于这一点,还是他老爸康师傅看得最清楚。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康师傅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的性情当然十分了解。

要不然也不会大过年的非得给他送一个“戒急用忍”的墨宝了——这不就是等于直接在跟他说,老四啊,你的性子还不行,修行还不够,得继续磨炼磨炼,你看看为了让你好好记住这个事儿,皇阿玛还亲自给你写下来了呢……

就,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好在四大爷十分上道,这也主要是源于他的一个出名的谋士邬思道——这邬思道有点意思。因着莫郁穿过来的这个世界并不是正史的世界,所以很多人物跟历史上真实的人物的性格并不完全贴切。

比如这位邬思道先生,就集合了历史上另一位名叫戴铎的谋士的一些事迹和性格,成为了一个拼接人物……

其实这种事儿,在很多带了一点儿历史背景的文学艺术作品里头都是很常见的。

红楼的原著里头也不例外,反正,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嘛,有个把原型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儿?

总之,这位邬思道先生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些“多智而近妖”。

哪怕你没有见过这位邬思道先生的人,也总会听见他的事迹,最出名的就是他给四大爷解释“八王大”和“大王八”的故事了……

可惜这个事儿,已经被莫郁给提前剧透了,虽然是在他并不知道的情况下,但是结果已经造成,邬思道先生的神话故事就又少了一个。

但是这也完全不影响邬思道先生的神奇。

估计这一次来林家也是这位邬思道先生建议的——以四大爷的社恐和谨慎程度,他没事儿可不会随便上哪个大臣家玩儿去的。

哪怕是已经确定站队自己这边儿的官员,那也不行。

要是被人家抓住把柄怎么办?

要是引来皇阿玛的猜忌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