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1 / 2)

更加不要说林家本来就是五世列侯,林如海已经是第六代,到了莫郁跟小黛玉这一辈儿,那就是第七代了。

都第七代了,也到了要酌情“扶贫”的时候了。

这也是清朝皇帝最喜欢玩儿的把戏之一。

就是,你功劳大的话,他们就会给你封王进爵,并且规定是“世袭”还是“世袭罔替”。

如果是“世袭罔替”的话,就证明这个王位或者是爵位可以直接无损往后代子孙那儿传承下去的。

但是如果只是“世袭”,那就惨了。

这就表示只有第一代才有这个实打实的王位或者爵位,而从他的儿子那一辈儿开始,就开始逐代递减。

基本上到了第三四代上,就没有啥王位或者爵位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家族生死存亡的时候了。

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正应该做顶梁柱的第四代或者第五代基本上已经是废物了。

无他,不管祖上是什么出身,如此养尊处优地过了几代人,孩子身上或多或少会有些毛病,就是那句老话“吃饱了容易撑着”,大约就是这个道理。

人吃多了就会容易想太多,还是要给他们找点儿事儿做才好。

所以,清朝的皇帝们一旦看到哪一位功勋卓绝的异姓王爷或者侯爷、爵爷等等,家里头已经传承了三四代人了就要小心了。

“世袭罔替”也就罢了,这种名额实在是太少了,也很少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世袭”就不行了。

到了这第三四代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扒拉不出来一个可以继承家业的孩子了。

老祖宗们就算在天上气出脑溢血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人性问题。

好在,总是有些人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对家族中的富贵并不看重,反倒是想要自己闯荡一份儿天下出来。

林如海就是这种情况。

当年林家的爵位到了林如海父亲的时候就已经到头了——本来在林如海爷爷的那一倍儿就已经到了,但是康师傅觉得这一家子人实在不容易,从先帝爷那里就已经立下战功、封王居胥,如此惨淡收场也的确是太过于不礼貌了。

出于这个考虑,康师傅就忍不住要大发善心了——毕竟他这人越到老了越心软,但是也不是说,他年轻时候就不心软。

行吧,他们爱折腾就折腾呗,要不就再给他们把爵位留一代人?反正一句话的事儿。朕拍板儿了,就这么干。

嗯?什么?

听说林老爷家的长子林如海很不错,已经在科举考试了,那朕可得好好看看。

没有想到,殿试上一看,这林家的嫡子林如海,不但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就连长相也生得端的是一副好容貌。

这种条件,没有个探花郎是很难收场了,康师傅大笔一挥,直接就点了林如海做探花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