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2 / 2)

萧煜难得愣了愣,惊讶:“给我的吗?”

陆温瑜点点头,说:“嗯,算是谢礼,谢你带我看河灯。”也算是安慰吧……

萧煜打开盒子,盒里摆着几个白白圆圆的白玉团,散发出清甜的香气。

他看着白玉团,明了陆温瑜的用意,默然片刻后,伸出食指抬起陆温瑜下巴,调笑说:“阿瑜,你待我这般好,我怕是要以身相许了。”

', '')('<!--<center>AD4</center>-->

“你又胡说什么,”陆温瑜捉开他的手,翻身上了马,说:“以前我挨完训,我娘亲总会给我做甜饼,她说吃的甜,人便也甜了。我只是恰恰经过食天居,顺手而已,你别当真。”

萧煜漫不经心地说:“怎么,怕我心悦你?”

陆温瑜不在意,说:“呵,喜欢本小爷都排到柳河尽头了,我会怕?”

萧煜把头后仰,稍稍靠近陆温瑜的肩,说:“是啊,阿瑜哪会怕?阿瑜什么都不怕。”

陆温瑜把手放在他腰侧,说:“咳,走了,送我回府。”

第一卷旧人成了新(13)

大齐三十五年春末,天子下诏:敕胡求和心诚,为固国安邦,使民休养生息,故授议和之事。

此诏一出,天下文人墨客纷纷聚在客栈,口沫横飞,褒贬时政,说到政见分歧处,还能激动得动手打上一架,可见让他们当文客是屈才了。

今日,敕胡使者便要入金都,陆文瀚作为太傅,率领礼部官员早已候在城门口,等着他们进城。

礼部尚书卓建章是刀切豆腐两面光,待人处世颇为圆滑,却没有随大流投入李宏忠帐下,政事上不是推诿周转打太极就是模棱两可,让人摸不清。

他堆着笑,说:“陆太傅,这使者还未来,您要不先去轿里休息片刻?”

陆文瀚摆摆手:“不必,时辰尚早,候着吧。”

卓建章连声说是,挥退其余人,又意味不明地说:“这次议和可谓一波三折啊,听说前些日子,李太师时常去凤梧宫看望皇后。”

陆文瀚看了他一眼,说:“当爹的看望女儿,此乃纲理伦常。”

卓建章:“这……虽说是人伦,可太过频繁,未免让人说闲话。”

陆文瀚:“闲话?”

卓建章笑道:“陆太傅有所不知,私下有人传言说这次议和正是皇后撮成的,原本圣上是偏向孔将军的。”

陆文瀚皱起眉头,他虽知李家声威势大,为之出头者众多,但没想到他们会如此迫切求和,连皇后出动了,这次议和到底对他们有何好处?

卓建章见他反应,又说:“唉,可怜了孔将军的一片赤诚之心啊,在圣上殿前苦苦跪了一天一夜,也没能让圣上收回成命。”

陆文瀚撩了撩眼皮,说:“卓大人,此言何意?是在暗指圣上昏庸,亲美人远忠臣吗?”

卓建章吓得连忙摇头:“不不不,陆太傅误会了,下官岂敢。圣上秉性如何,您是最清楚的,下官只是以为此次求和来之不易罢了。”

陆文瀚:“国事如何,圣上自有定夺。我等做好份内的事就足矣。”

卓建章连声说是,站在一旁,悄悄抹了抹头上的冷汗。

陆文瀚暗自思忖,圣上还是太子时,勤勉仁厚,节俭养德,政见也算开明,可这几年却有了偏听偏信的势头,还为皇后专门修了凤梧宫,他曾进言劝诫过一二,圣上念在往日情面,没做得太出格,可若是长此以往,怕是会寒了忠臣的心哪。

“陆太傅,萧将军到了。”一侍卫来报。

为保证议和不出差错,圣上派萧煜带兵在城门随行保护。羽林军皆全副武装,披甲执锐,连萧煜都戴着头盔,只露出一双深邃多情的瑞凤眼。

萧煜一改往日的漫不经心,恭敬地抱拳行礼:“参见陆大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