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2 / 2)

陆温瑜拼凑半晌,终于能隐约见个莲花灯全貌。图案有些破损褪色,依稀有两人,动作也看不分明,好像一高一矮?小人儿旁边有两行字,他看了半天,才看出来几

', '')('<!--<center>AD4</center>-->个字:“君……只?不对……识?这一句是……犹,犹什么什么归?”

他凝神想会儿,眼睛一亮,原来是: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真巧。”

第二卷两小无嫌猜(14)

自从秋伯被抓走后,阿云娘亲的癔症似乎更严重了。

白日总是双眼无神地缩在墙角,一声不吭,除了偶尔看见阿云的面貌会又恨又怕外,几乎没有别的反应了。

阿云每日给她留好饭菜后就去林之逸的住处,兢兢业业地当陆温瑜的小书童。

陆温瑜有了阿云,便把宁诚抛弃了。

平日端茶倒水,披衣提灯等诸类贴身事宜,皆被阿云接了去,宁诚彻底沦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跟班,远远跟在两人身后,像个甩不掉的小尾巴。

不,宁诚还是有些用处的——除了当跟屁虫外,陆温瑜还让他教阿云一些拳脚功夫,以便遇到危险能自保,不再被人欺负。

陆温瑜更能撒欢了,以前总顾忌着宁诚会像宁管家告状,现在不一样了,他提什么要求,阿云都会应允,还主动帮他打幌子。

但是有一点未能如陆温瑜的愿,那就是——阿云太太太好学了!!!

陆温瑜趴在桌上,无聊道:“阿云,听说沂河冰化了,我们去玩水吧!”

阿云神情专注,伏案写字,道:“等一下,这几个字我快写完了。”

过了一会儿。

陆温瑜问:“好了没啊?”

阿云拿着纸笔过来了,道:“阿瑜哥哥,这个字我怎么写也写不好,你能教我下吗?”

……

陆温瑜:“阿云,听说莲花开了,我们去摘莲蓬吧?”

阿云拿着本《易经》,嘴里念念叨叨,没听见陆温瑜的话。

陆温瑜加大了声音,道:“阿云,我要吃莲蓬!!!”

阿云一哆嗦,回头见陆温瑜瞪着他,连忙道:“阿瑜哥哥,你不要生气,我马上就去摘,《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阿云念着词跑去摘莲蓬了。

过了好些日子。

陆温瑜搁下纸笔,扯扯阿云衣袖,道:“阿云,别看书了,今日镇上有说书的哎,我们去听听吧!”

阿云抬头看着他,认真道:“可是林老先生说,阿瑜哥哥你不写完这篇文赋,就不能出去……”

陆温瑜使劲撺掇:“我两悄悄出去,先生午休呢,不会发现的,在他醒之前保证回来。”

“那……那好吧。”阿云有些意犹未尽,眼睛瞄着书,嘴上答应着,临走前还把书卷进衣袖,准备抽空看看。

沂河虽小,但依山傍水,又接壤端州,因此人口很是密集。一逢热闹事,几乎都是人挤人。陆温瑜拉着阿云钻来钻去,终于找到个人不那么多的角落坐了下来。

说书人:“话说自从孔尚启将军驻守北疆后,敕胡人便不敢造次,远远望见孔家军大旗就屁股尿流地跑了。可就在上一年,南边海寇又兴风作浪,入侵了南部好些城镇,杀伤抢夺,奸淫掳掠,可是无所不为,我朝将才凋敝,孔将军奉命南下守寇,将刚满十七的长子孔飞白留在北疆……”

英雄事迹和国政向来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座下人互相交谈接耳,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