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2 / 2)
但是,又是大理寺!私炮坊、朱樾、大理寺、悬镜司、夏江、卫峥……这些名词混乱地在梁帝脑子里翻滚,令他眼前一阵一阵的发晕,气得四肢冰凉,说不出话来。在成功地扳倒了太子之后,目标又改成了靖王吗。
梁帝清楚自己的儿子,刚刚那番话就足以证明这次逆犯的事情中肯定还有隐情,不然他也不会那么傻的直接就把自己暴露出来。如今还不清楚的,就是夏江在此次事件里面究竟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不过梁帝还不打算立马就提审夏江,他还等着对方把逆犯抓回来呢。
“誉王,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梁帝从牙缝里挤出来这句话,虽然语调低沉,却
', '')('<!--<center>AD4</center>-->令人遍体生寒。
誉王在这句问话中战栗了一下,但他随即稳住自己,一个头叩下去,嘶声叫道:
“父皇,冤枉啊……朱樾是儿臣的内弟,这证词明着指认朱樾,实际上都是冲着儿臣来的。而且朱樾一向并无劣迹,这个罪名……只怕冤屈的可能xi_ng更大一些。”
蔡荃欠身行了一礼,接过了誉王的话头道:
“陛下,臣也认为确有可能会冤屈,但指认朱大人的是他贴身的亲随,不是无关外人随意攀咬,如若就此含混而过,于法理难容。故而臣恳请陛下恩准,立即诏命三司派员,明堂会审,务必将此案审个水落石出,以还朱大人的清白。”
“明堂会审?景桓,你以为如何?”
梁帝面色yi-n沉地看着誉王。
誉王咬紧了牙根,脑子里嗡嗡作响。朱樾是不是冤枉的,他当然很清楚,朱樾是不是个能抗住公审压力的硬骨头,他当然更清楚。他相信这个小舅子一定会尽心尽力为他办事,绝无半点不忠之心,但他却不敢肯定在面对蔡荃这样出了名的刑名高手时,朱樾有那个本事抗到最后不把他给招出来……
而且明堂会审的结果是要廷报传檄天下的,一旦同意了明堂会审,便等于准备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到时候一旦形成了定案,连去求皇帝格外施恩遮掩的余地都没有了,誉王怎么敢硬着头皮一口应承下来?
萧景桓的犹豫心虚,梁帝看在眼里。虽然早就心中有数,但瞧着他这个样子还是气不打一处来,左手紧紧握着茶杯,几乎要把它捏碎。
这时候也只有蔡荃还能一直神色如常,保持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了。
“陛下,誉王殿下如果想要旁听监审,也无不可。臣一定竭尽所能,秉公执法。请陛下降旨,恩准三司会审。”
“父皇……”
誉王语音轻颤地叫了一声,脸色更加难看。蔡荃的神情越淡,他就越是心慌,拿不准这位刑部尚书除了这五份供词外还有没有抓到其他的证据,蔡荃可是个面冷心冷不认人的主儿,要是他真的手握铁证,那自己在旁边监审顶什么用啊。
梁帝握了已久的茶杯,终于朝向誉王飞了过去,直直的就砸在了誉王的头上,足以表明了他此刻的冲天怒气。
“你这个孽障!不把朕气死你不甘心,枉朕这些年如此疼你!这些下作的事一件接着一件,你当朕已经老糊涂了吗?萧景桓,朕还真是小看了你!说,朱樾那些勾当,是不是与你有关?再说半字虚言,朕决不轻饶!”
誉王向前爬行两步,大哭道:
“父皇的恩宠,孩儿莫齿难忘,但也正因为父皇的恩宠,令孩儿不为前太子所容。当时前太子百般交逼,孩儿又不愿意让父皇心烦,为求自保,不得不出此下策……父皇……孩儿绝对不敢有丝毫不敬父皇之心,只是一时糊涂,做错了事……”
蔡荃这时郑重起身,语音清亮地道:
“臣再次恳请陛下,恩准三司会审。”
刑部尚书的话,稳定而又清晰,听得誉王心头一颤,忍不住又叫了一声“父皇”。
梁帝冷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