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2 / 2)

“只要坐在这把龙椅上,人都是会变得,哪怕是你,将来也肯定是会变的。”

对于梁帝的这番言论,萧景琰只是看着他,好半晌才开口道:

“父皇你知道吗?当年在你下令赐死祁王兄时,他曾经让人把你的圣旨连念了三遍,之后只说了一句话,便义无反顾的喝下了毒酒。父皇想知道祁王兄说了什么吗?”

也不指望梁帝回答什么,萧景琰不等他的答案,直接说道:

“祁王兄说‘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我想父皇应该能够明白这里面的意思吧。”

伴随着萧景琰的描述,梁帝脑中就自行勾勒出了当年萧景禹在狱中临死前的一举一动,眼眶情不自禁的就红了。

斑驳花白的头发随意散乱着,加上佝偻的肩背和颤抖的双手,无不让萧景琰清楚的认识到他的父皇此刻内心的忏悔。

“比起巍巍的皇权,我相信还有很多东西是更加珍贵的。至于父皇担忧的那些问题,时间自然会证明一切。”

', '')('<!--<center>AD4</center>-->景琰你说,若朕死后还能见到他们,朕能得到他们的原谅吗?”

若是其他人面对此刻梁帝饱含希冀的求问,想必定都是会好言劝we_i他。然而只要想到门外还在等待他的那个人,萧景琰就无法回答梁帝的这个问题。

“儿臣不知。”

得到萧景琰的答案,梁帝微微愣了一下,心中的悲哀反而淡了几分,朝他苦笑道:

“你这有话就直说的xi_ng子还是这样,不过也挺好的。外面的人估计也等急了,你去吧,把高湛给朕叫进来。”

“是,儿臣告退。”

☆、第六十八章

萧景琰离开没过多久,高湛就拿着圣旨出来宣读了。除了让萧景琰负责全权处理此次的旧案重审,梁帝还下令让纪王、言侯和大理寺正卿叶士祯三人成为了的主审官。

当众人都跪拜领旨完毕后,一直把持得很稳的萧景琰突然就觉得心间有些发烫,不由自主地将视线投向了梅长苏。他做到了,在尽量没有把梅长苏牵扯进来的情况下,他真的成功做到了这一步。

感应到他的目光,梅长苏回望他,嘴角勾起了一个笑容。那一瞬间,他身上的重担仿佛全部都被卸下来了一样,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说不出的轻松惬意。

到了八月中,重审的过程已基本结束,但由于此案牵涉面广,并不是单单只改个判决就可以了事的,所以又延续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详细决定如何更改、补偿和抚恤的诸项事宜。

九月初,萧景琰率三名主审官入宫面君,从早晨一直停留至黄昏方出。两日后,内廷司便连传三道旨意,其一,宣布昭雪祁王、林燮及此案所牵连的文武官员共计三十一人的大逆罪名,并将冤情邸传各地;其二是下令迁宸妃、祁王及其嫡系子女入皇陵。并重建林氏宗祠,两人皆按位恢复例祭供飨。此案幸存者复爵复位,加以赏赐。冤死者由礼部合议给予其家人加倍优厚的抚恤,并定于十月二十。在太仪皇家寺院设灵坛道场,由皇帝率百官亲临致祭,以安亡魂;其三,此案首犯夏江、谢玉及从犯若干人,判大逆罪,处以凌迟之刑。但由于谢玉已死,戮尸不详,便停究,其九族除莅阳长公主首告有功恩免两子外,均株连。

这三道旨意,已大概确认了翻案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各部各司及各地方拟细则执行地事了。九月二十那日的祭奠按期举行,为示尊重,皇帝与太子均着素冠。亲自拈香于灵位之前,并焚烧祷文告天。

萧景琰现在已基本承担了所有朝政事务地处置,繁忙度有增无减。当时答应了梅长苏两个月后告诉他一切的承诺也因为各种事情一拖再拖,时至今日双方也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坐下来好好谈谈的机会。

直到林氏宗祠完工之后,萧景琰推开了一应的事务,特意亲自秘密安排梅长苏以人子身份,举行了一次十分正式的祭祀。

那一天,萧景琰早早的就已经在祠堂中等候了。面对写着“林殊之位”的小小木牌,他每每视之,依然还是会觉得心痛如绞。以至于等一身孝服的梅长苏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萧景琰呆立在灵牌前一动不动的背影。

“景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