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阳光洒在她们的头发上,肩膀上,衣服上,她们那里没有一点阴影。

她心里想,如果自己没有被卖给林娘,或者林娘她们并不是一个强盗团伙。

也许现在她和张冬明一样是女子警察。

也许她也能这样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帮助可怜的人,可以成为一个站在阳光中的人。

而此时,唐先书已经不敢问张冬明怎么拿出这么多钱的。

怕。

真的怕。

怕张冬明又开启了更加见不得人的黑色业务。

第27章

豆腐店的伙计并非本地人,他和他的妻子都是从外地逃难而来。

这世道逃难的人很多,平城这边饿死在街头的也不是没有。

如果是国家平稳经济平稳时期,逃难过来的人可以去工厂当劳动力,也可以去做一些生意好的店里伙计,最后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哪怕是卖身去富人家里,也是个活头。

而现在,平城的富人也削减了开支,因为沉重的税款,很多小本生意都已经关门了,自身都难保就更不要提能够给外来的人一个饭碗。

逃难过来的人也得活下去,很多人饿得不行,就得去偷东西吃,如此一来,两边的矛盾就越来越多。

叶老板是本地人,他那个伙计是外地人,周围又都是本地人的情况下,即使有人觉得不对劲,也没有人会说出来。

警察也只查出来夫妻二人是从h市过来的,h市距离平城有段距离,平城警察便去了两个人,去那边询问什么情况。

一来一回,又耽搁了不少时间,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

实际上,那边逃难过来的并不只是一两个人,自然也还有其他人。

一个h市的妇女听了这个案子,她觉得很是熟悉,就好像以前听说过这个案子。

可是这个案子才发生,怎么会以前听说过。

她一时想不清楚,她去卖盐的时候,把这事说给了另一个h市的老乡。

两个人就是靠着老乡的身份才得到了介绍,能够来给这个布帮卖盐。

虽然她们也不懂为什么她们贩卖私盐要叫布帮,但能挣钱,而且比以前她们干的活轻松多了,挣的钱要多一些。

两个人把盐通过她们的老乡这一层关系,卖给平城各个角落里的h市人。

女人一边走一边说——

“我以前好像听到过这样的案子。”

两个人不愧是在同一个地方长大的,听的都是一样的故事,她一说,对方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这不是咱们小时候大人们吓唬我们的那个案子吗?”

时局动荡,大多数父母都不会去保护孩子们的心理,反而会用一些恐怖的吓人的血腥的故事来教育孩子,这这些在动乱年代出生的孩子早早地学习到保命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