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2 / 2)

这一看就是有“内部人员”爆料出来的,而且可能还是在工作上跟他有接触的人。

可是这范围实在不好锁定,现在小秦的面子可大,想调用谁来就调用谁来,每天人员流动大,中医都没记住有谁来参与过这个项目。

这里的人可比小秦以前待的那个科研所多多了,要逐一排查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小秦才刚来不久,不能因为自己的怀疑给人孩子添麻烦。

本来中医进顶尖科研机构的事,就被一些媒体发酵了不少,现在外界的评价也是负面居多。

说什么“英雄也不能没个资质就进科研机构吧”的人多了,认为小秦这样做无异于是给中医开后门的人也就多了。

也煋觉得他们的想法太片面了,这中医可是大隐隐于市的民间高人啊,能请来就不错了,还摆什么架子?

而且那些网民不过就是事不关己的路人,他们说是这样说,可结果出来了,他们也不会买单。

也煋重视舆论,但不是谁的话都有必要去在乎。

跟风的话,谁都能说上两句,那种瞎起哄式的跟风,在风向逆转后什么都不是。

最开始胡编乱造的,可能都要被迫公开致歉,而那些跟风的复读机,追责都没意义。

他相信小秦会做好这件事,也相信中医的能力帮得上忙。

至于那些“路人”的话,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吧。

事实才会告诉众人孰是孰非,此时下场争辩毫无意义。

小秦只想在实验室里待着,那他就要保障对方能安稳地搞科研。

中医,也是绝对会这么选的。

找了各种关系之后,还真就整来了一本手抄的古药方。

小秦看完之后,惊叹不已:“前辈,这正好就是我要制的药!”

现在本市流行起了一场怪病,没有专治这个病症的西药,处方药更是不能乱吃,一时间无数病人应治疗不及时或无效药石罔医,生命垂危。

不过上次连变成丧尸都有的治,如今这种局面说不定也能转好。

毕竟这病本身并不致死,只是长期病下去身体虚弱,抵抗力已下降,别的病也就缠上来了。

也煋知道是有那种以前熬好装包、可以冷藏后加热服用的药汤的,只是这座城市会喝中药的人在丧尸危机之前的那些年内几乎就没有,就更无这项服务了。

其实直接将药袋放在热水里烫热了,也不会在这过程中嗅到多少味道,这本身就解决了在家中熬药的“缺陷”。

可奈何这里的人并不知晓有这种做法,小秦想研制的也是中成药。

嗯,那倒是可以做冲剂,喝起来估计会比纯粹的药汤适口一些。

现熬药汤的味道,和经过工业化加工处理的冲剂味道很是不同,毕竟可以适度调味,放点糖也常见。

而中药汤里就算是加入了甘草,也只是怪味中增加了几分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