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他思春 第53节(2 / 2)

“好,金郎君先用它把帕子打湿,阿鲤去找石菖蒲、薄荷、苍耳,和在一起碾碎,挤出汁,”蔡玟玉一边吩咐着,一边招手让崔自明在她面前蹲下,银针小心地刺入几个穴道,嘱咐道,“你用帕子裹住口鼻,每隔一会儿,就重新打湿,多少也能减弱些瘴毒。”

她从金玉书那接过帕子,简陋地串上一根细绳,为他系上,“但这毕竟不能彻底解毒,最多在里头待一个时辰,再长,这毒性就压不出了。”

“嗯。”

崔自明点头应了一声,待将阿鲤草草制出的清心散引下,握紧刀鞘大步迈入林中。

蔡玟玉看着在树影中渐渐匿去的身形,神情有些复杂。

按理说,患者一意孤行要寻死,与她无关,她只管收多少诊金,做多少事,又或者更恶劣些,如同在蓝氏时一般,收加倍的诊金,做敷衍的事,但不知怎的,却想起他向流民承诺时的那番言论——一个没见识过人心险恶的滥好人。

她垂下眼睫,滥好人也是好人,是好人,就不该这般毫无意义地送了命。

更何况,他应许的一堆流民尚且翘首以盼,他若是死在这林子里,走时,那些流民因此生恨,朝他们报复,难道真要指望一个小白脸、一个小毛孩护她平安吗?

蔡玟玉轻叹口气,吩咐道:“崔郎君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你们在这附近多备些草药,等他回来时好用。”

阿鲤小鸡啄米式地点头,又问:“还是艾草、苍耳、薄荷、石菖蒲那些吗?”

“再寻些止血的,白及、仙鹤草、山藿香之类的。”

*

缠绵的秋雨,一旦下起来,便下个没完。

石缝渗下的水珠滴落在洞中的沙土里,一颗接一颗,一串连一串,竟汇聚成了一条两指粗的小溪涓涓流淌着,小溪一路往下流,承载着崔竹喧的目光也一路往下,看向洞穴的更深处。

那里头没有光,或许离地面更远,又或许,离地面更近?

不知道。

她读过的四书五经上没提,听过的游侠话本也没说,情情爱爱的戏文中倒是演过痴情男女双双落难的戏码,可他们只知道唱些死同穴、定来生的情话,没有哪出细细解释,落进山洞里,该选哪条路逃生。

情话只听一遍哪里够?

要天天听,日日听,晨起听,睡前听,随着三餐饭,一顿不落地听,听得心里发腻,听得耳朵生茧,那样才够。

可能也只是那时够,若停个一两日,耳朵上的茧消了,便又想着继续听。

所以,不要死同穴,不要定来生,她要的是当下,要的是今生,要的是崔竹喧与寇骞长长久久地相守。

崔竹喧背着寇骞艰难地起身,摇摇晃晃地向前走去。

她为神像塑了金身,神佛会保佑她的。

一定会。

第75章 075 罪同谋逆 “你可曾见过,我家……

屋内的烛火噼啪一声, 值守的奴仆猛然惊醒,惺忪睡眼望见一串火光将近,忙用袖口抹去嘴角的涎液,搓了搓脸, 将五官揉成一副恪尽职守的模样, 站得板正,待拿着火把的侍卫巡逻的脚步越过此处, 立时同泄了气的人偶, 皮肉无力地耷拉在骨架上。

“这都三天了, 没日没夜地巡逻、搜查,啥时候才能到头啊?”

他倚靠着门框, 歪歪斜斜地立着, 怨声载道,边上与他一同值守的人也没好到哪去,一只手捂在嘴上打着哈欠, 声音都含含糊糊的, “闹事的人还没抓到呢,主子的气都没消,我们当下人的, 还能妄想日子过得舒心不成?”

“那我们能有什么办法?那贼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这种具体的长相不知也就罢了, 可连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知道, 上哪抓人去?”他低头在怀里摸了摸, 从布袋里捻了一片薄荷叶含进嘴里, 又取出一片递给身旁人,“这弄的排场再大,也不过是些无用功。”

两颗眼珠子骨碌碌地转上一圈,四周清静得很, 巡逻的侍卫才经过,一时半会儿不会再来,确保这闲话不会传扬出去,这才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开口:“要我说,反正抓的人猎那么多,狩猎也不缺一个两个的,干脆弄个出来,让他把罪名认下,这事情不就过去了么?”

“说得倒也是,”边上人认同地点点头,面上又露出几分犹疑之色,“只是,蓝公子不是那么好糊弄过去的吧?”

“嗐!管他那么多呢?天天用块布蒙着眼,就是真贼人放在他面前,他也看不见,有人任他折磨,出口恶气不就完了?”

奴仆们说得正值兴头,耳朵里忽地钻进“啪”的一声轻响,立时神色警觉地往周围望去,可花花草草都无精打采地垂着脑袋,一动不动的,更别说什么鬼鬼祟祟的人影翻来爬去,可凡事总归是小心为上。

一人握着刀,瞪大双眼守在门前,一人将左手伸进右手袖口,抠抠拽拽,取出一把黄铜钥匙,咽了咽口水,“咔哒”一声轻响,打开锁,将门推出一条缝,两块门板分别贴着前胸和后背,一点点往里挪,弗一入内,便快速地落下门栓,确保除了他,多一只耗子都没法儿入内。

“我进去巡一圈,你在这守着,要是有事就大声喊一句。”

“知道了,你麻利点儿,别背着我在里头躲懒啊!”

“嘿,你这话说的,我是那种人吗?你别在外头打瞌睡才是!”

交谈声随着脚步声的响起而散去,门外的人紧紧攥着刀鞘,对着夜色尽头飘飘摇摇的烛火装出一副凶恶的表情,全然没注意到,小园的叶丛间,被微微牵动的一枝绿色。

叶片和叶片中间,探出一根只有小指粗细的竹管,竹管小幅度地挪动,口径瞄准提刀者。

“怎么这种天气还有蚊子?”

奴仆嘟囔着,分出一只手,挠了挠脖颈上的刺痒处,下一瞬,奴仆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一抹细影飘进门内,形同鬼魅,不消片刻,如法炮制,又一个人倒在墙角宛若一摊烂泥。

小小的白蜡烛燃起,一点火光跃动着,楚葹便借着这点亮,在一排排书架上翻找着。

在猎山别院居住的宾客,不管身份地位、官职大小,在名册上皆有记载,她一目十行地看过去,尽是些熟悉的人名,涵盖樊川大大小小的官员和乡绅豪族,再就是每年秋日,雷打不动过来参与狩猎的蓝氏。

寂然的小阁内,唯有书页的摩擦声窸窸窣窣,她飞快地查阅着名册,烛火快要燃尽之时,楚葹的目光终于一顿。

丰延二十年,来猎山的人员里并无蓝氏。

她连忙抽出下一年的名册进行比对,丰延二十一年,蓝氏家主蓝浦和以静养之名在别院长住了半年之久,自此以后,每年秋猎,蓝氏次次到场,从无缺席。

灯火微茫中,捏着纸页的手指微微收紧,倘若她未记错的话,樊川郡驱逐流民的政令是十年前颁布的,对照时间,恰好是丰延二十一年。樊川秋猎的传统延续已有百年,偏蓝氏的人一来,便搞出了人猎,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流民神秘失踪、下落不明,倘若说此事与蓝氏无关,那真真是从路边牵条狗来,狗都不信。

所以,在丰延二十一年时,蓝浦和在猎山发现了什么,于是和樊川郡守串通,假借人猎之名,搜捕流民为己用——这山里一定是有什么需要大量人力,又无法轻易挪动,同时为朝廷律令所不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