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第110节(2 / 2)

情绪到了,一向寡言的凉依彻底打开了话匣子,仿佛要把这些日子没说的话全都补上。

“我在这里见证了司膳司越来越好,从垫底的司局一越成为后宫之首,大家为了争一口气,一起抢尚膳监做御粽的活儿,一起做雪糕赢回年赏、第一次做接待洋使团的宴席、中秋宴席还有今日的庆功宴……师父你可能不知道,御厨们私下说起这些事,都觉得热血沸腾。”

她喃喃说:“这么好的司膳司,我怎么舍得离开。”

赵溪音刮了下眼角,轻声说:“换做我,我也舍不得。”

但凉依再舍不得,也要离开了。

想到这儿,她转身在床头的柜子里取出一本书册来,递到凉依手上:“你给了我这么多江南点心,临走了,我也送你点小礼物。”

凉依低头一看,是一本食谱,翻开大略一瞧,竟是赵溪音曾在司膳司做过的所有菜肴。

“每做一道菜,我都会把食谱写下来,写着写着,竟然能装订成册了。”赵溪音笑道,“昨儿刚托营造司的匠人装订好,你说巧不巧?”

凉依觉得手上的“小礼物”仿佛有千斤重,赵溪音可是四品尚食女官,做过那么多好评如潮的美食,这样一本食谱若是传到市井,肯定能成为世人争相抢夺的宝贝,肆厨只要学精一样菜,就能一招鲜吃遍天,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这哪是什么小礼物,分明是送了个江南第一厨的名头给她。

凉依喉头发紧:“这是师父的毕生心血,就这么给我了?”

赵溪音一下子笑了,神情自信:“这才不是你师父的毕生心血,顶多是小部分心血而已,你师父会做的美食还多着呢。”

凉依被逗得也笑了一下。

赵溪音轻声说:“你叫我师父这么多天,我也该尽一尽师父的职责。”

“师父已经教会我许多菜式了啊。”

“那些菜她们也都学了,不算师父对徒弟的。”

她们都叫她赵御厨,只有凉依叫她师父。

凉依再没有丝毫犹豫,把书册放下,恭恭敬敬跪在地上,行了个标准的弟子大礼。

从前那是司膳司所谓的师父带徒,做不得真,这一跪,她凉依打心底拜下赵溪音为师。

第90章 结局(上)

赵溪音出宫回了趟家, 没有旁的事,就是想阿娘了。

她到家时已是戌时正,铺子原本还要再营业一段时间的, 赵氏为了和女儿多说说话,干脆挂出“打烊”的牌子,母女俩关上门享受难得的温馨时光。

赵溪音舒舒服服趴在床上,讲述着宫中的所见所闻, 连同帮太子做吃食送去北境, 以及梁将军如何在太子的谋划下反败为胜。

她自己都没意识到, 讲这些时眼睛中闪烁的光芒,不止有打了个翻身仗的兴奋, 还有和太子并肩作战的快乐。

赵氏听得心惊胆战,像天下所有母亲一样规训:“这么危险的事,往后再不要做了。”

赵溪音像猫儿一样依偎在赵氏膝上,撒娇道:“女儿这也是为了家国大义。”

赵氏虎着脸:“我就是个妇道人家,不懂什么家国大义,我只要我的女儿。”

赵溪音忙笑道:“我知道了阿娘,以后必不会叫你担心。”

里间有火炉,床铺都是暖和的, 赵氏解散赵溪音的长发,用桃木梳一下一下给她梳理着,室内一片静谧。

过了一会儿,赵溪音又说:“娘, 其实女儿也不单单是为了大义。”

赵氏:“嗯?”

“也是为了太子。”赵溪音低下头, “他那个人, 羞涩得像只胆小的猫儿,总给我一种若是我不保护他, 他就能被狼叼走的感觉,所以听到他和庆王在朝堂上相争,我、我只想给他些助力,让他不要被人欺负。”

赵氏怎么可能听不出什么意思,默默叹了口气,她养的白菜有看上的猪了:“娘虽不懂朝堂上的事,可也知道坊间流传的歌谣,说‘朝中有二卿,不是东宫就是庆’,太子和庆王抗衡多年,他可不是你口中的猫儿。”

赵溪音笑说:“我知道,他在别的地方是虎,不知道为何,到了我面前就成了猫儿。”

一想到朱巡在自己面前那手足无措的样子,她就忍不住想笑。

母女俩正说着话,突然听到门口有悉悉索索的动静,不像是老鼠,倒像是有什么人溜墙根。

赵溪音轻手轻脚下床,赵氏紧随其后,两人一人举起擀面杖,一人抄起顶门棍,蹑手蹑脚走到门口。

声音就是从门口传来的,赵氏猛的把门拉开,门口果然有个黑乎乎的人影,赵溪音高高举起棍子,劈手就要闷在贼人身上。

棍子破风而下,快到敲在贼人头上时,她突然顿住了:“是你?”

溜墙根的贼人是杨志维,和平时的形象不同,平时他就算在畏惧薛家,在外行走时打扮得也是光鲜亮丽,此刻却穿着粗布衣衫,面容憔悴,蹲坐在门槛上,怀里紧紧抱着一口匣子。

“你又来做什么?”赵溪音质问,“不怕隔壁的商叔揍你吗?”

杨志维像只乞讨的狗,抬起卑微的眼,声音沙哑地问:“能给我一口饭吃吗?”

赵溪音看向赵氏,赵氏点点头,转身去煮面了。

赵氏心善,此刻就是个流浪汉,她也不会见死不救,何况只是施舍一碗面而已。

赵溪音冷声说:“进来吧,但你若是心存不轨,就别怪我手中的棍棒不客气。”

杨志维连忙点点头:“谢谢溪音,谢谢……你娘。”

昏黄的灯光下,杨志维坐在八仙桌一角,赵溪音坐在对面,紧盯着这个有前科的人:“你怎么搞成这样?”

杨志维喝下一口热茶:“我和薛静和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