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 第103节(1 / 2)
难度主要集中在构想数据跟最后那套被乔泽命名为光雕kgwx1.0的智控系统。
好在现在整个项目组其实都不太关心乔泽在做些什么。
之前做群论智能框架的时候,还有可讨论的点。
现在乔泽的新课题,两个课题组所有人除了刘尘风跟李建高能大概明白他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外,其他人连题目都不太看得懂。
只是刘尘风也只能帮乔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完成任务后,他还要顺便做些自己的事情。
但想到这两篇论文在发布前的确不适合太多人看到,乔泽还是把用来写论文的电脑跟存放论文的服务端给加了密码。最终乔泽花费了三天时间完成了这项工作。
在大概了解了不同期刊的影响力,以及所选论文的侧重点后,乔泽决定把这两篇论文一起投给美国的《科学》杂志社。
其实关于半导体类技术迭代的文章也可以发《自然》的。
两家期刊都属于顶级期刊,甚至《自然》比《科学》的影响力还要大那么一丢丢。
但《自然》毕竟是大不列颠的杂志。
这个国家怎么说呢……
弱便也算了,但却似乎还依然沉浸在曾经日不落帝国的幻想里。大概了解了这个国家的历史跟最近一些行为后,给乔泽的感觉便是不列颠嘴巴上总想当爷爷,行动上却如同成年的儿子,施政时又像不太懂事的孙子。
总之不太靠谱。
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也没几家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半导体公司。
不管是uks还是xmos,这些年都很拉胯。
确定了期刊之后就很简单了。
李建高已经教过他投期刊的步骤。
下载投稿系统,上传,摘要,署名,授权……很简单的一套流程,接下来就是等待期刊那边审核,以及考验《科学》杂志社期刊编辑跟专业审稿人的水平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篇论文通讯作者跟一作乔泽都只留了自己的名字,以免未来可能会有麻烦。
乔泽已经发现了,其他人终究跟他不太一样的。
比如他从不在乎外界怎么评价他,但其他人似乎还挺在乎的。
尤其是陈艺文。
论文上传之后,乔泽便将这些抛诸脑后。
毕竟只是件顺手为之的小事情,他的主要精力也再次放到了如何解决手头的难题。
这些天除了思考芯片这块的论文外,他已经做出了具有最高对称性的reimann空间对应的o(4)群,o(3,1)群跟su(2)群的瞬子解。
现在困扰乔泽的问题是,是否任意的非阿贝尔规范场都有相对应的reimann空间。
如果他能找到办法来证明所有规范场都能找到对应,就能在规范场跟reimann空间几何学之间建立统一性。
这一步很重要,将让他破解最终难题可用的数学工具跟证明手段变得更为丰富。甚至可以说将解决杨·米尔斯方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因为这是一条新路,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能帮到他,只能靠自己思考。
不过乔泽的心态很平和。
这天晚上,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就在乔泽打算跟陈艺文一起离开时,一直在啃论文的李建高叫住了乔泽。
“乔泽,临海市下周有一场数学会议,举办方给我发了邮件,邀请我们去参加。另外,他们还给你安排了一场60分钟的报告会,主要就是讲关于利用群论进行深度学习下的因果特征解耦的。你有兴趣吗?”
乔泽摇了摇头,道:“没兴趣,李叔,你去吧。”
这段时间的学习,他已经了解到参加各类会议对数学家是有好处,不过他暂时没有那种很强烈的跟人沟通的欲望,所以拒绝。
“那,行吧。我还真必须得去一趟。本以为你也想去临海看看苏沐橙呢。”李建高苦笑道。
乔泽摇了摇头道:“她下周就回来了。”
“这样啊。”李建高笑了笑。
其实李建高最近也不太想参加这类学术会议,但无奈的是,这次会议组委会的主席是他曾经导师的好友,也给他提供过许多帮助,邀请函都给他寄来了,不去实在不好意思。
“嗯,我先回去了。”乔泽点了点头,然后扭身走出了课题组。
没有跟李建高说他又写了两篇论文的事情。
因为乔泽觉得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不需要李叔为他担心。
至于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他也没有多想。
第110章 初至华夏的奇遇
“祝你在华夏的留学生活愉快。”
当临海新东国际机场的海关工作人员将护照递到汉娜·雷芬塔尔手中时,这个中欧少女在心底长出了口气。
跟想象中不太一样,华夏的入境手续一切都很顺利以及正规,别说小黑屋了,过多的盘问都没有,甚至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向她索贿。恰好相反,她遇到的所有人都很友善跟礼貌。
她专门在兜里分别放了好几张十欧元的现金也省了下来。
本来按照之前学校的安排,她来华夏这边是有人对接的。
但汉娜·雷芬塔尔本就是爱冒险的性子。所以在学校办理好签证跟来华夏留学的事项之后,她选择了单枪匹马直闯华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