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 第124节(2 / 2)

士气本就低落,不能再刺激了。

没人主动说话,大家都在思考。

想在短时间内拿出方案的确是件难度极高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一直都在打顺风仗,突然碰到逆风局自然会感觉到极不适应。

“好吧,迈克,你先说说吧。”

蒂姆·库克口中的迈克是苹果公司新上任的全球销售副总裁——迈克·芬格,梳理苹果产品的全球销售,并直接向蒂姆·库克负责。

“从目前我得到的情报来看,有为的备货并不算充足,但其产能还没得到具体的情报,目前只能通过不太完整的数据进行估算……好消息是m60p系列手机的群智系统,除华夏内陆外其他地区适应能力还待观察,尤其是西半球,没有云平台的支持,群智系统的性能预估最多只能发挥百分之五十,所以我的建议是,老产品提前降价百分之二十,新品在华夏区的备货减少百分之三十。”

言简意赅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迈克·芬格便闭上了嘴巴。

工作状态下的蒂姆·库克甚至可以用残暴来形容,不喜欢听废话。

但最让迈克·芬格郁闷的还是,他才刚上任半年就碰到如此棘手的情况。

世界范围内,从来没有哪家友商的产品会带给苹果如此大的压力,却正好让他碰到了。

这是什么鬼运气?

蒂姆·库克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公司现任首席技术官,大卫·罗德尔曼。

“大卫,你也说说吧。”

“没什么太多好说的,只能说也许我们太轻敌了。当然,即便这一代的产品认真起来,我们暂时也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大语言模型是个很专业的赛道,我们进入晚了。当然那还有卫星通话跟星闪技术……只能说我们在通信技术积累的确要比有为集团更为逊色。更重要的是,我没法让我们每个工程师每周工作时间都能超过48个小时。”

大卫·罗德尔曼面无表情的说道。

没办法,这次是真比不过。

想要短时间内跟上有为的节奏,除非跟微软商量把chatgpt买下来。

即便如此围绕chatgpt来对苹果硬软件进行升级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不谈跟任微软的谈判能否顺利,光是去开发相关的端口,用人家的大语言模型开发自己的聊天机器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chatgpt目前还不能很好的支持中文环境。

想增加卫星通话功能到是可以跟马斯克的星链合作,但这也不是一、两代产品能解决的。

正如他说的那样,他没办法强行要求设计部门的所有工程师们都废寝忘食的专注于工作。

华夏的那些同行却似乎能很轻松的做到这一点。

可惜的是,蒂姆·库克明显没打算放过这位首席技术官,依然严肃的追问道:“告诉我,需要多少人跟资金,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产品具备这款手机的核心卖点。”

“库克先生,必须得承认,这一代产品我们已经落后,至于投入多少能追上他们,我现在甚至没法给出一个大概的估计,太多全新的赛道了。这让我感觉到沮丧,甚至觉得我的能力已经不足以胜任这个职位。”

大卫·罗德尔曼摊了摊手。

“那么……好吧,大卫。看来苹果公司需要一位新的技术官带领大家前进了。你有好的人选推荐吗?”

“华夏乔,我建议你把他请来。不过据说他还只是个学生。对了,我还是建议你去读一读他的论文,毫无疑问,群智系统就是他开发的。可惜的是,他是华夏人,而且已经选择了跟有为公司合作。另外,如你所愿,我会在会议后递交辞职信的。”

“我会尽快报请董事会批准的。那么安娜女士,说说你的看法。”

第127章 来自普林斯顿的邮件

国外发生的一切当然不可能影响到象牙塔里的孩子们。

乔泽也保持了一贯的高效率。

在八月的最后一天下午五点,完成了课题论文。

然后按照李建高的推荐,乔泽直接投给了普林斯顿的《数学年刊》。

已经自行投过一篇论文的乔泽轻车熟路的填写完所需要的信息后,便将论文投了出去。还是照着以往的风格,二作给了李建高,三作给了刘尘风。

这种纯学术探讨型的文章就不怕有什么麻烦了,而且乔泽感觉大家都挺喜欢当二作、三作的。所以只要对课题做了一点贡献,乔泽也愿意把他们的名字加上去。

至于通讯作者跟一作,自然留的都是自己的名字。

没给李建高留通讯作者,一来乔泽并不觉得这篇论文价值很高,二来用李建高的话,这篇论文发给《数学年刊》起的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他要留自己的邮箱,方便跟其他感兴趣的学者继续深入探讨。

如果留了李建高的邮箱,别人发来的邮件,就需要转来转去的,浪费双方的时间,就很麻烦。

做完这一切后,乔泽静静地坐在位置以上发了会呆。

其实还是有些不太适应的。

他以为这个课题才开始,导师却告诉他其实已经可以结束了。

乔泽开始考虑,是不是干脆把做统一性研究直接列为下一个课题,来保持延续性。

不是在乎学校批的那三瓜两枣的研发资金。

而是他背着学校的项目时,很闲的徐院长就不会三天两头的跑来跟他套近乎。

旁边的苏沐橙敏锐的感觉到了乔泽状态的改变,瞥了乔泽的电脑屏幕一眼,略有些欣喜的说道:“乔哥,论文写完了啊。”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