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 第237节(2 / 2)

“哦,坐吧,来杯咖啡?”爱德华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sarnak教授是数论跟数学分析领域的大拿,经常会在隔壁数学系召开一些会议。

不过彼得·舒尔茨这次愿意来参加,大概不只是为了参会。

“好的,最好是欧蕾咖啡,我的确需要提提神。”

“只有美式。”

“嗯……也行。”

爱德华·威腾站了起来,帮着彼得·舒尔茨接咖啡的时候顺口问了句:“你看到乔出的那两道题了吗?”

“是的,刚下飞机就收到了邮件。第二道题很有意思,虽然只是一个最小化问题。我觉得如果用变分法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得到一个运动方程,但是……”

没等彼得·舒尔茨说完,爱德华·威腾便接道:“但是问题中的作用量表达式极为复杂,转化后得到的运动方程会相当繁琐。就好像杨-米尔斯方程那样,无法求解。又成为一道世界难题。”

彼得·舒尔茨摊了摊手,一脸无可奈何状。

没办法,事实正如爱德华说的那样。

传统的数学方法来解这种题目,最后得到的只能是一个很复杂的方程。

从四维到六维的最短路线本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

“所以我们还是没能直接从超螺旋空间代数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化繁为简。让这类方程有解开的可能。大概是乔泽用这种方法在提醒我们,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不,我觉得乔大概正忙于创造一个全新的高维几何体系,跟他构架的新代数相辅相成。他是个有野心的家伙。好吧,你应该知道,我说的野心并不是贬义。”

彼得·舒尔茨说完这句话后,两人同时陷入沉默。

直到爱德华·威腾将接好的咖啡放到了他面前,才开口总结。

“其实我对这些并不关心,但乔在邮件里说过,他近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最终解决质量间隙问题上,如果你说的是对的,那大概说明他现在所构建的几何体系对于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大帮助。

换句话说如果他真的在构架一个高维几何体系,将很可能跟现有微观物理体系息息相关。或者说这就是实情。刚刚我已经把这个问题的表达式分析出来了。

这个表达式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引入了度规来考虑空间的几何结构。这可能涉及到引力效应或者其他一些超越传统电磁理论的特性,因为度规的概念通常与引力和时空的弯曲有关。”

听到爱德华·威腾的话,彼得·舒尔茨愣了。

半晌才反应过来,说道:“你的意思是,乔他不止是在研究质量间隙假设,他已经直接切入到了大一统的命题?”

爱德华·威腾没有解释,而是走到桌前,拿起他散落在桌上的手稿,然后转手递给了彼得·舒尔茨。

很快,舒尔茨的全副心神便投入到了研究手稿中。

毕竟在车上他只是看了题目,并进行最简单的思考。肯定不能像爱德华·威腾这样在办公室里总结出的东西有价值。

半晌后,舒尔茨抬起头,骇然道:“你的意思是,他在试图通过这套理论构建一个非传统电磁场在引力或弯曲时空中的行为规律?”

第203章 激动的物理人们

如果没有物理的话,数学的确是一门毫无现实意义的学科。

但正因为有了时间,有了空间,有了长度、重量、速度、体积、等等这些物理概念后,数学便变得重要起来。

属于有意义的本质是这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人们要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便离不开数学。

从圆周率,到微积分。

从牛顿第一定律,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关于物理方面的诠释,都需要用数学式来表达。

泰勒公式是研究复杂函数性质时会经常使用到的重要数学工具,工程师则需要学习泰勒展开式来设计跟优化机械系统。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甚至不需要去死记硬背那些繁复公式,拿起纸笔都能把需要的展开式都推导出来。

数学上的结构往往具备物理意义。

现阶段数学发展缓慢,除了前人太过给力外,也因为容易描述的物理世界前人都已经差不多总结完了。

牛顿基本上搞定了宏观世界物体运动的规律。

爱因斯坦探讨了宇宙层面的运动规律。

傅里叶搞定了热传递、信号分析、波函数等等规律。

薛定谔波动方程让人们开始理解量子世界微粒的分布规律……

在此时的彼得·舒尔茨跟爱德华·威腾看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乔泽,则想要更进一步,把以上各种复杂的物理规律都统一起来。说得更通俗些,他们认为乔泽正在试图找到微观跟宏观尺度之间一个共同的数学结构,来解释所有的相互作用。

因为乔泽已经开创性的把引力跟一种特殊场同时纳入了高维几何结构之中。

如果能够自圆其说的话,毫无疑问,学术界对于物理世界的认知将能直接提升一大截。

毕竟这可是西方学术界整整几代人的追求。

于是办公室内两个人再次安静了下来,各有想法。

直到几分钟后,彼得·舒尔茨放下了爱德华的手稿,双手狠狠地揉了揉脸,说道:“好吧,我觉得是上次的报告会,乔并没有把他现阶段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展示出来。的确很难想象,他到底还藏着多少东西。”

还在藏着成果么?

爱德华·威腾也不知道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但显然彼得·舒尔茨的说法更容易让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