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 第424节(2 / 2)
“不要过董事会了,不然怕时间上来不及。事后我再向董事会解释。”
“好的!我立刻去办。”
这次雅各布斯集团表现出了超出以往的惊人效率,不到半小时,便通过官网发出了一篇名为《科学引领未来》的公告。
“雅各布斯集团不仅是相关业务的领航者,更是人类科学探索的坚定支持者。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我们不仅能解决当下的挑战,更能为子孙后代打造一个更加健康、智慧和和谐的世界。
雅各布斯集团承诺成为科学事业的坚实伙伴。为此,经过集团董事会全体投票决定,向乔泽自然科学基金捐赠2.5亿美元,作为基金基础运营资金,奖励那些推动人类科学文明发展的科学家们。
同时,雅各布斯集团特别承诺成为科学事业的坚实伙伴,全方位支持乔泽自然科学基金有序发展的同时,绝不会以捐赠者的身份,对乔泽自然科学奖的评选全过程发表任何意见,我们相信人工智能的公平与专业。
雅各布斯集团愿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合作,共同见证人类科学事业的每一次飞跃,并推动知识的边界不断扩展。让我们一起探索未知,让科学引领未来。”
正如弗兰克·科菲说的那样,雅各布斯集团或许不是愿意为乔泽自然科学奖捐献最多的企业,但的确是反应最快的。
收到豆豆的信后,半个小时就给出了积极的回应,从态度上说绝对是无可挑剔,让人满意的。
事实上豆豆也的确收到了这份诚意,并第一时间就在自己的微博上转载了雅各布斯集团这份公告。
“感谢美国雅各布斯集团对乔泽自然科学奖的支持,乔泽自然科学基金一定会善用这笔捐款,豆豆愿意与全世界的人民站在一起,为推进全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终生!你们棒棒哒!”
虽然此时华夏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但效果依然很明显,网络上又是一片哗然。
真的,一时间真把许多人都给弄不会了,尤其是豆豆的粉丝们,看到豆豆又开始发微博引用英文内容,本以为是微博那些话是在阴阳乔泽自然科学奖呢,结果专门跑去人家官网上找原文,竟然发现这是真的!
毕竟谁也没想到率先挺身而出站出来支持乔泽自然科学奖的竟然是一家美国企业,而且还跨界了。
真的,如果不是豆豆转发的这篇官网公告,华夏诸多普通人根本没听说过美国还有这么一家专注于工程建筑的集团企业。
毕竟谁会主动去关注一家主要业务并不在国内的房地产公司呢?
又不买他家房子?
就是一个远在大洋彼岸搞建筑的,在两边学术界为未来学术大奖谁更公正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突然蹦出来强势用巨额美元投票站在华夏这边,就多少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是吧?
难道一直来大家都误会老美了?
其实他们一直都是站华夏这边的?或者国际主义精神大爆发?还是精神分裂?!抽象行为艺术?
然后不等吃瓜群众反应过来,那些同样收到了豆豆群发邮件的企业主们迅速反应了过来。
真特么的!竟然有人不讲武德?
这个事情原来不止是衡量捐款金额多少,还要比速度的?
这要是落后一步岂不是要吃灰?!
是的,有了雅各布斯集团在前面打样,大家的效率都有了近乎光速的提升。
抢不到第一,总得抢前三吧?
不然越往后越要付出更大代价可怎么办呀!
第314章 细枝末节
终究还是卷起来了。
当数十家企业在当天晚上都宣布捐赠不少于2亿美元给正在筹划中的乔泽自然科学基金之后,全世界都要沸腾了。
当年诺贝尔奖成立的时候,资金池也没这么厚重啊!
有通宵睡不着觉的好事者,将一家家公开承诺捐赠款项数额加起来,然后发现不算乔泽跟苏沐橙捐的那五十亿人民币,这些大洋彼岸的企业总计合计捐款数额已经破百亿,而且还是美元。
这换算成人民币都快破千亿量级了。
而且似乎还在不断有国外的企业加入到捐赠的行列。
最初捐赠的企业还集中在那些老牌的建筑承包商,紧跟着还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车企也加入进来,用行动来证明这些企业对乔泽自然科学奖的看好。
效果已经明显到全世界都开始讨论乔泽自然科学奖,关于诺贝尔奖都快没人提及了。
是,诺贝尔奖基金会据说也管理着数百亿美元。但那些都是各种投资,普通人也没谁有那个耐性去查阅基金会的财务报表。
这些公司跟企业捐赠给乔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可都是现金,还没有转化成各种股票、证券、贵金属跟不动产的现金,在这个现金为王的时代,如此大一笔钱交给人工智能管理,说不定还能掀起一波风浪。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不止是美国企业,连欧洲企业都开始叛变了。
诺贝尔奖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是欧洲的骄傲,这些企业是真的要把学术话语权拱手让人?
当这些企业都开始用钱投票的时候,原本义愤填膺的瑞典科学院竟然变得非常冷静。没有再发表任何公开的文章或喊话。
当然这大概也跟他们此时实在没有精力有关。
能参与那些机密会议,拿到录音甚至对现场会议了如指掌,画出现场速写的都属于科学院里掌权的一帮人。所以是谁把如此机密的东西泄露给记者,导致了现在这种被动的局面?
内部一地鸡毛,每个人都得防着身边的同事,哪怕真有什么想法,这个时候也不敢随意表态,自然也没可能对外做出什么反应,结果便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乔泽自然科学奖疯狂的壮大声势。
看着网络上无数普通人开始被洗脑,真去思考这种全程公开的评审模式是不是真的比那种闭门会议要好很多。
许多人的观念是真的会因为媒体不停的洗脑而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公司把销售策略看得比研发更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