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 第459节(1 / 2)

张洪才也的确被罗久闻这番话给怼到了。

他当然不敢当众直接拍板半年就给罗久闻一个长聘合同。

不止是没这个权力,制度性的东西,哪是他一个主任就能直接拍板决定的。即便有这个权力,他也不可能当众说出来。最多也就是私底下说一句看好某个人。

否则的话,他能安排一个人,还能把现场这二十七个人都安排了?

哪怕他真能逆天到把数学院这二十七人都安排了,那学院其他人呢?其他学院的年轻讲师呢?

这一刻,张洪才是真的头大如斗。

只能说现在的年轻人跟他年轻时候是真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的人是真讲究一个奉献精神,但现在的年轻人……

“行了,别比划大拇指了,你们是不是还想给罗老师的发言鼓鼓掌?”张洪才没好气的说道。

然后下一刻,教室内真的突然响起了两声掌声。

而有了带头的,掌声也开始逐渐热烈起来,直到最后震耳欲聋……

这反应,是真把张洪才给彻底搞抑郁了……

什么时候燕北大学竟然招了这么一帮刺头?!

给他在这儿玩天下何人不通西林,是吧?

……

此时正在烦恼的可不止是燕北,事实上燕北大学对面的华清一众管理者们同样头疼的很。甚至比对面燕北更头疼。

毕竟燕北大学数学跟物理两大理学专业总计被录取的人数不过四十来人,而华清有近五十人。比燕北那边还多。

更可怕的是,燕北大学理学本就是最强的领域,华清则是工科更强,纯理科这块还在追赶中。

所以对于燕北大学来说,被挖走四十多人,对于现阶段教学跟科研的影响肯定也有,但还在可控范围之内,更忧心的是未来。但对于华清来说,这批人被西林挖走了,对于现阶段的各项工作都可能造成极大影响。

学校搞非升即走这一套,是为了让年轻教师跟助理研究员不要躺平,要奋斗,不是让这些人乱跑的。

所以此时华清也在留人,但效果其实跟燕北一样,也不太好。

是,西林数研所把录用名单直接公示了。

但对于这些超级高校的年轻教师而言,反而更看到希望。

六百个编制,才招录了678人?而且这次还是跟全国各地的其他四十岁以下的年轻教授卷?

这不是天赐良机么?

在华清卷看不到希望,但这次去了西林卷,那希望可太大了,简直是肉眼可见。

这机会,一辈子可就这一次。

以上头对编制的收紧情况来看,下次再想有这种机会,只能期望再出现一个类似于乔泽这种牛人从无到有搞出一个研究所了,这可能吗?!

第343章 新的任务

事实证明80尾/90/00后这批人远比他们的父辈更有主见。

为了把人留住,学校肯定是想了许多办法。

但最终九月底来西林数研所报道的年轻讲师还是有663人。

也就是说最终近七百人,仅有十五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按时来报到。远远超过了豆豆的预估。

按照豆豆的模拟计算,可能会有百分之五的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来报道。

最有意思的,没有来的这十五人,集中在华夏中部跟西部地区。京城跟临海两座超级城市,贡献了最多的录取人数,却各自仅有一人没来报道。

情理之外,但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越是好的高校,人才越多。虽然损失更大,但也不能轻易低头。

全校那么多学院盯着,真要是为了这事改改政策,队伍就没法带了。

差一些的高校,能凭本事考进西林数研所,那说不定未来就真就是学科的顶梁柱了,学校大概是想尽办法把人给留了下来。

不过这些对于西林数研所来说都不重要了。

……

西林数研所大楼外。

罗久闻跟辛振阳在最后一天赶了过来,并在数研所管理系统录入了身份信息,拿到了一份数研所规章管理制度跟一把宿舍钥匙,便算是完成了报道。

两人在燕北时,关系并不是特别密切。但到了这里,在辛振阳的刻意交好下,关系好了许多。甚至有了形影不离的味道。

好吧,其实也不止两人。

人到了新环境自然便会跟之前的熟人自动抱团,这是人的社会性使然。

“要上一个月的课啊?”辛振阳看着数研所app里的新人报道须知,感慨了句。

“这不正常吗,咱们对乔代数几何的理解还很浅,以后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肯定要先学习了。”罗久闻不以为然的答了句。

都是从小学到大的,对于上培训课这种事情也没什么抵触心理,相反还挺兴奋的。

毕竟有许昌树在前面做榜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