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 第473节(2 / 2)
乔泽觉得应该是会有的。毕竟有豆豆在,追赶上诺贝尔奖的影响力,应该五年左右就差不多了。
已经证明了人工智能是划时代的生产力,而且豆豆本身的价值可不止是解放生产工具那么简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人类创造出的工具第一次主动开始介入生产关系跟财富分配。
尤其是后者,这在历史上将会是浓重的一笔。
乔泽甚至知道许多有能力决定这个世界走向的人都在暗地里观察豆豆的表现。
这一点从豆豆数据库决策树关于这方面内容的调取频繁程度就能看出来。
不过这也是必然的。
当人类真正迈向智能时代,对于华夏的上位者来说,首先要考虑的依然是十多亿号人的工作问题。智能化往往最先淘汰的是吸纳最多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岗位。
比如无人工厂,机器自动打螺丝钉就没人什么事了。
无人驾驶技术一旦真正成熟,对于出租、代驾、跨城客运、物流行业的就业人员形成降维打击。
适配户外的清洁维护机器人一旦出现,未来扫大街这种工作都可能不需要人来干了。那么富余的这些人力资源该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甚至未来真的生产力高度发达了,如何让财富循环,并进行社会财富再分配,这都是极为考验人的问题。
这些都是真正考验智慧的事情,而且历史上没有任何参照。
对面虽然有些样板,但从目前来看效果只能说见仁见智,华夏显然不大可能学。
总不能真让小孩子不读书了,天天去喊环境保护的口号,更不可能喊出人应该自己定义性别这种口号,一张登记表上要写出上百种性别,最后还得加个其他……
甚至能让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逐渐合法化。
所以拿了叶赫那拉氏的钱,便中了诅咒,最终变成叶赫那拉氏的模样?
只能说数学可以这么抽象,但现实真不该如此抽象。
所以如何能够消化数量庞大的生产力,还能让智能化产品未来延伸的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的确很考验人的智慧。
是的,乔泽宁可休息的时候偶尔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也懒得去思考诺贝尔奖是否授予他的问题……
不过正好提到这个事情,乔泽倒是突然想跟徐大江聊聊他的一些想法。
“西林工大应该成立一个人工智能学院。”
“啊?”乔泽突然开口说出这句话,让徐大江完全摸不着头脑。刚才他还说的好像是诺奖问题,怎么跳到人工智能学院来了?于是很茫然的问道:“为什么?”
“大学应该是让学生适应未来新时代变革的,西林工大应该做出表率。后人工智能时代,必然出现一些新的职业,比如ai集成专家,主要工作就是帮助企业将ai解决方案整合到现有的工作流中,确保顺利过渡和最大化技术效益。
可以在大学阶段增设人工智能基础、数据科学与分析、软件工程、系统集成原理、企业项目管理基础……等等这些专业度较高的课程,让学生未来能快速适应社会,不会在后人工智能时代毕业后便无所适从。”
乔泽开口解释道。
“咳咳,乔泽啊,我刚才好像说的是诺贝尔奖。”
“重要吗?”
第356章 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布日
果然是人老了,理解能力就下降了。
乔泽看着徐大江恍惚的样子,想到这位院长在他初来西林工大时给他的种种优待,决定还是多说几句。
“我的意思是学校更新专业这件事,比我能不能拿诺奖更重要。既然我已经做出的一些成绩已经被主流学术界的证明,那么诺奖是否颁发给我已经不重要了。而且因为乔泽自然科学奖的存在,我希望他们不要把这个奖颁发给我。
相反,如果他们真把奖颁给我了,我去不去领奖其实无所谓的。如果你需要我有这个头衔去做任何宣传,也一样可以用。所以结果如何对我们对学校都不重要。
但学校更新专业对于西林工大来说很重要。一个有上进心的大学应该向前看,而不是墨守成规的让学生去学习那些已经落后的东西。”
徐大江觉得乔泽说的很有道理,是他着相了。
只要还是华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无海外留学经历,并拿到物理、化学这类诺奖的人。
所以如果乔泽真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话,西林工大数学院理论上可以说将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完全靠自家实力培养出诺奖得主的学院。
虽然这么宣传多少有些不要脸,但从徐大江的视角看来,也没什么不妥的。
毕竟能把乔泽这样的学生招录到西林工大,本身就属于一种实力。
当时学校也是从江大、西交大等差不多的中部一流大学把乔泽抢到手的。为了能把乔泽留在学校,不被京城那些不讲武德的学校抢跑,他同样也是出了大力的。
所以数学院这荣誉徐大江还真觉得当之无愧。
退一万步说,解决杨-米尔斯猜想跟质量间隙问题的两篇前置论文,也是数学院出钱做的课题。
以上种种,虽然乔泽更希望瑞典皇家科学院最好不要把奖颁给他,但徐大江离开时,还是希望对面那帮搞物理的最好还是能要点脸。
乔泽科学奖还需要花个几年时间,慢慢的积累在学界的影响力,以替代诺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世界级的科学奖项。但在此之前,徐大江觉得这并不影响乔泽先把老外那些奖项跟刷一遍。
从某种意义上说,徐大江跟洛特·杜根对于这类奖项的看法差不多。无非是徐大江将希望放在了乔泽身上,而洛特·杜根则很羡慕爱德华·威腾的好运气。
寄予厚望的两人一个年方二十,还有无限可能;另一位今年已经七十三岁,哪怕有着极为雄厚的知识积累,也很难期待这种年岁的老人再做出开创性成就,但做一些学术科研辅助性工作,却是极佳人选。
想到爱德华·威腾也即将要来西林,徐大江从乔泽办公室离开时,突然有了更为不切实际的想法。
如果这次乔泽跟老威腾同时拿诺奖就挺好。
这样的话,西林数学院相当于有两位诺奖得主,一位菲尔兹奖得主长期坐镇。再等两年的话,连菲尔兹奖得主都有两位。也不是徐大江迷信这些奖项,在主流学术界还承认这些奖项权威性的时候,用这些奖项装点门面再好不过。
人总是贪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