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 第542节(2 / 2)
乔班跟泽班这种竞争已经离谱的特殊班抛开不谈,包括数学院在内的很多普通班都招收到了不少竞赛生。
再加上一帮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来到了西林首先见识到的便是已经红遍网络的智能化景象,可想而知今年的校园内多有朝气。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林工大迎来了开学季的两场面向世界的重量级大型学术报告会。
是的,先不谈主办单位是哪家,但起码报告会是在校园内举办的。
当许多国际上的学术大佬陆续来到西林时,也让许多基层工作人员再次感觉到了城市智能化改造带来的优势。
虽然从上到下发了很多次通知,要重视这次宣传q理论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但其实真的落实到基层的时候真心没那么忙了。
那些最麻烦的事情都已经被工程师调教好的机器人给做完了,他们出门无非也就是随便晃两圈。以前还需要应付式的,开个车,放个喇叭做些宣传。
现在全城的机器人都自带外放音箱,只要有需要,各类宣传都能改成段子,让人走哪听哪。
至于所谓的不文明行为,在西林有机器人的地方也差不多绝迹了。现在网上最红的视频是一个外国游客,在西林商业区一个大街上闯了个人形道的红灯,结果被机器人追着不停用三种语言轮番轰炸,直到这位游客在街头鞠躬道歉才被放过。
豆豆还专门在微博解释了一通,机器人用三种语言跟这个外国游客沟通,并不是因为这类服务型机器人只会三种语言,而是通过回溯,发现这个国外游客在西林游玩时,只用过这三种语言。
可惜了被抓的只是游客。
网上无数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都在等着西林工大的报告会赶紧开,最好能让西林城市负责文明建设的机器人抓到一位传说中的诺奖或者菲尔兹奖获得者,又或者其他了不得的大人物,然后一群机器人冲上去,疯狂输出一通……
毕竟豆豆在微博上说了的,在它的眼里,所有人都会一视同仁。就是天王老子来了西林也得按各项人类拟定好的法律法规来,只要违反了,它就有权在授权范围内采取措施。
这番义正言辞的话本来是在豆豆评论区里跟一个网友的回复。
但现在已经被诸多大v截,转发,甚至直接置顶,还上过热搜。
用网友们的话说,他们也不是不相信豆豆,主要是想见见世面,看看豆豆到底能有多硬。没办法,豆豆的基本盘本就都是些网络上的乐子人。
而且在豆豆的潜移默化之下,这帮人现在需要站队的事情,沾都不沾。但只要是网上的乐子,凑得比谁都快。直接效果是,现在网络上写个小作文就想翻云覆雨,已经没太大效果了。
真出现了这种热搜,网友们都会涌到豆豆的评论区,问豆豆怎么看。这大概就是近四亿活粉的影响力,各种吃瓜的流量都快被豆豆小可爱吃完了。
数研所这边,伴随着新的学期开始乔泽对工作也终于开始认真了些。
自从六月孩子出生到现在,近两个月过去了,这位被无数人寄予厚望的年轻科学家,一直处于摸鱼状态,闲散到家人都看不下去了……
第427章 哦,那是搞科研的
二零二五年,九月十二日,星期五。
对于西林人来说,夏天如果不是在炉火般的烘烤中度过,那一定不能称之为夏天。好在最为燥热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到了九月中旬,几场秋雨过后,气温已经回落。
哪怕今天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也只有30多度,比上个月动辄飙涨到40度的天气要舒服了许多。
这大概也是西林数研所两场重量级的报告会安排在九月中旬的原因。最热的时候邀请一众大佬来西林,是真怕他们中暑。也不利于推广西林的各大旅游景点。
乔泽跟苏沐橙正坐在去学校的车上,司机重新换成了吕北。
宪章局一批新人来报道之后,吕北这个小组也终于结束了借调到宪章局的工作,生活也终于重新回归正轨。
……
“乔哥,威腾教授跟舒尔茨教授的报告会怎么还要分成两天办啊?而且还都是早上报告会,下午还有研讨会。两场报告会完,又要开一场研讨会?这个安排我怎么感觉怪怪的?”
车上,苏沐橙看了数研所这两天最重要的事务安排,很疑惑的问了句。
“爱德华跟彼得,对q理论各自的理解有些偏差,所以两人报告会的内容跟侧重点也不一样。一个偏理论向,一个偏应用向,所以讨论的东西也不一样。”乔泽简单的解释了一句。
其实如果不是两人天天吵架的那段时间,小苏同学正好在家里备胎,等她偶尔出门跟着乔泽一起到数研所开始重新找回学习节奏的时候,这两位大佬又已经到处去参加各种会议,做报告,大概就能理解这个安排了。
两人的观点不一样,受众自然也不一样。所以报告会还是分开的好。
乔泽今天也没空去听这两场报告会,所以委托苏沐橙做代表去参加。
也不是他不想给爱德华跟彼得面子,或者觉得参加这两场报告会纯属浪费时间,而是这两天他也挺忙的,要接待一些国内外专程赶来西林的朋友。
比如洛特·杜根,周良这些人。
洛特·杜根是昨天下午抵达西林的,乔泽一直没抽出时间见这位曾经对他助益良多,还一直想着把他挖去普林斯顿的忘年交。一方面对方需要休息倒时差,一方面乔泽晚上的时间比较宝贵。
昨天晚上干脆约好了早上会面。
反正用这位普林斯顿数学院院长的说法,他这次来主要是参加彼得·舒尔茨那场报告会的,所以放弃了爱德华·威腾这场报告会。
乔泽并不感觉奇怪。
其实如果两位数学家平时有足够多的机会交流,并不一定要在报告会上再去把那些论点又听一遍。
事实上一场六十分钟的报告会,也没法把那些构思讲的很清楚。
所以在乔泽看来,报告会这种形式,最大的用处还是把差不多水平的同行给筛选出来,然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深交流才是最重要的。频繁互通邮件进行讨论,或者长时间在一起面对面的时刻交换思路远比一场报告会效率要高的多。
乔泽也早跟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说过了,只参加第三天的学术会议,前两天的报告会就不去了。倒是苏沐橙对这种会议很感兴趣,决定去听听。
用小苏同学的话说,虽然可能听不懂,但去感受一下那种氛围让她赶紧找回学习状态也是挺好的。
……
车子行驶到新校区外的主干道时,就能明显感觉到不同于往日的热闹。
人行道上国外的面孔明显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