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合作和股权分配(2 / 2)
“是的。”
“可是同样的问题发生了。”
维克·科恩耸了耸肩膀道:“在米国,在华尔街这一片,我们idg的能量並不逊於高瓴资本,况且我这边还占了先手,如果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能输给他们,我在这一行就別混了.”
维克·科恩的这句话不算挑拨,反而属於说了大实话。
罗阳第一次陷入了沉思中。
“mr罗,我觉得idg有必要先向你展示一下诚意。”
看到罗阳陷入犹豫中,维克·科恩立刻加码道:“共享单车华夏公司的二轮融资,idg来把估值提上来刚才我不是在会议室门口喊了价值1个亿嘛,那就把共享单车华夏公司的估值升到1个亿米元!”
好傢伙,这都能被他圆回去,真是厉害。
不过罗阳是真的心动。
按照原先估计,这次二轮融资的估值应该在3~3.5个亿区间里,即便罗阳这边拿出一些比较好的数据,甚至包括在阳市提前搞试点的信息,估值顶多也就撑到4个亿。
现在维克·科恩告诉他,估值可以报到1个亿米元,按照现在的匯率,那就是6.7个亿左右。
真要成了,信息被財经类新闻掛上头条,共享单车项目绝对会成为新闻热点。
但是
估值过高真的好吗?
就在心动的一剎,罗阳想到了其他几家入围公司。
不管是红杉资本,还是腾讯,或者韩东明,都很难认可这个几乎翻倍的估值。
如果他们不认,难道把这次放出来的30%股权全部给idg?
那共享单车在华南、在首都的市场开拓怎么办?
还是回到那句话:在初创公司的融资中,钱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指標,有时候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钱的重要性,能排在首位。
“科恩先生,如果估值到1个亿米元,溢价就太多了,让其他机构为难也不是好事。”
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后,罗阳实话实说道:“其实我们內部的期望估值也就在4个亿本幣左右,包括红杉资本等机构在內,大多也认同这个数字”
“哈哈哈”
维克·科恩发出哈哈大笑声,片刻后才继续道;“mr罗,你就是太实在了,要是放在我们米国,別说估值提升个百分之六七十了,就算翻上一两番,只要项目的前景足够远大,投资机构都能接受。”
呵呵
罗阳只能在心里冷笑。
贪婪的资本能这么大度?
尤其是风投,讲究一个投资回报率,在第二轮时候就把估值做高,对於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换成在米国,不压制就算是好事了。
“既然你坚持,这样吧,我换个建议。”
维克·科恩或许知道罗阳不会接受前一个建议,所以早就准备好了第二套方案。
他看著罗阳道:“共享单车华夏公司那边还是按照正常融资流程走,估值该是多少,就多少,我们idg只要拿下至少5%的股权,投资的钱就从这1个亿米元里出,剩下的钱用到米国和欧洲市场来。”
听完这个建议,罗阳真的心动了。
因为即便这次二轮融资能估值到4个亿,5%的股份也只需要拿出2000万本幣来。
这点钱对於1个亿美元而言,几乎就只是零头。
“我对华夏那边公司的处理方式没意见了。”
罗阳反覆想了两三遍,觉得没什么问题之后点了点头,隨后对维克·科恩道:“接下来我们谈谈欧米这边市场的合作方式吧。”
“mr罗,你打算什么时候將共享单车模式推广到米国市场来?”
维克·科恩接过话题道:“要知道你的项目在华夏市场依旧没有走出校园,想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起码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而移动网际网路的浪潮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兴起,届时诸多机构手里的资金可不会留在原地等待我们的合作项目.”
在这只老狐狸看来,华夏那边的投资不过是idg为了合作而做出的表態。
当然,他本人也觉得这个项目前景非常不错,idg完全可以在c轮、d轮时候购入更多股权,享受到更丰厚的收益。
但是在米国和欧洲市场这边,idg又是另外的想法了。
公司运营权可以交给联合创办的公司,罗阳也可以成为这家公司的ceo,但是大股权要掌握在idg手里。
“不用这么久的时间。”
罗阳笑了笑道:“只要资金跟的上,模式完全可以快速复製,有半年左右的事件,我们就能在全国主要城市完成布局,並总结出完整的一套商业运营模式。”
维克·科恩;“.”
“按照预定的计划,最快到明年三四月份,我们就打算將共享单车模式推广到米国来。”
罗阳想了想之后道:“或许可以更早,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借鑑华夏的模式,先將共享单车在米国校园里推广起来”
这个商业思维完全没毛病。
就像脸书一样,最早也是在米国校园里开始推广的。
“在米国校园里推广共享单车项目也是需要一定资源关係的。”
维克·科恩提醒罗阳:“在华夏本土化的红杉资本可能帮不上多少忙。”
“科恩先生是在提醒我股权分配的事情吗?”
罗阳哪里不知道这个老头的小心思,於是笑著道:“那你认为怎么分配才合適?”
维克·科恩盯著罗阳看了片刻,不多久之后开口道:“红杉资本最多占15%的股份,我们要確保不低於50%的股权,剩下的那些由你自己去分配。”
也就是说罗阳最多占股35%。
当然,韩东明也对这次合作项目的股权感兴趣,按照他的心思,起码也得拿5%起步。
米国市场这么分配,欧洲市场肯定也是如此。
罗阳顿时陷入沉思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