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谢谢过山峰(1 / 2)

第505章谢谢过山峰

短视频市场的竞争在逐渐加剧,但目前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唱歌的唱歌,内置的内置,导流的导流。

俞兴对于疑似对手的接触意图不太理解。

这一趟鹏城之旅关于抖音的竞争,他注意到的是来自马伝的表态,乐音倒是有可能会改变发展方向,迭加阿里本身煊赫的资源,相关压力极可能上升。

至于企鹅……

吴蜀抗曹?

俞兴觉得也没到这个地步,但左想右想的想不明白就干脆不想了。

他回到临港之后又给熊潇鸽回了一个电话,不仅愿意与方源资本的唐葵联络,还要求熊总居中介绍的见面沟通。

熊潇鸽对于俞总前后态度的变化不解:“你和企鹅接触了?有端倪了?”

“没端倪,不变应万变。”俞兴干脆地说道,“反正他想找碳硅聊,临港这边两个碳硅,碳硅集团也正需要聊,顺手的事。”

熊潇鸽沉吟。

碳硅集团的c轮融资迟迟没有完成,这笔资金的目标是为了量产前的冲刺,还是比较重要的,而idg、今日资本、启明创投、浙产投因为对抖音的融资,都默契的愿意加入c轮。

问题在于,碳硅集团这次属于狮子大开口,直接喊出10亿美元规模的融资,号称是上市前的最后一轮。

四家机构私底下沟通,也都觉得这个实在是太“号称”。

与融资规模的相对应的是碳硅集团拟定的40亿美元估值,同样被认为太高,这个数字对于已经持股的四家还好,但对于其它接触的机构就过高了。

作为对比,已经上市的比亚迪市值也就180亿美元。

碳硅集团的c轮融资如此便进行的很艰难。

“俞总,你愿意放开条件了?”熊潇鸽思考之后认为临港这边是要迫于量产的要求而降低估值与融资条件。

“不,是红隼资本找到了愿意投资的海外财团。”俞兴说道,“预计会在2亿美元上下,申城这边的国资也会掏些钱,就算融不到10亿美元,我们也先这么融,大不了明年再融一次。”

熊潇鸽吃了一惊:“2亿美元?红隼资本,这个……刘总确实有手腕。”

他没想到刘琬英能从海外兜来资金。

俞兴笑道:“也是我们碳硅集团的表现还可以。”

熊潇鸽有些遗憾,谈到一个本来没打算拿出来的消息:“好吧,俞总,我本来想等沟通得差不多再说了,碳硅集团的这轮融资比较慢,我上周带人飞了趟欧洲,也见了几家机构,他们也有些愿意接触的兴趣。”

俞兴吃了一惊:“熊总,你……你是有手腕的啊,欧洲的机构?交游广阔啊你。”

他当然知道红隼资本是怎么回事,碳硅集团没法等下去了,过山峰的保底自然就要出手,但考虑潜在影响,就没那么扎眼。

同样的,因为见到碳硅集团量产前遭遇的困难,申城国资也过来援手,不希望临港的新能源中道崩殂。

“还不知道能不能行,但红隼资本能游说来这么大笔的资金,成功的可能就高一些。”熊潇鸽笑道,“说起来,不单是我认识些朋友的原因,还是欧洲那边的车企今年太震荡了,很多机构觉得柴油乘用车的业务要极度萎靡,都在考虑清洁能源的转型。”

他乐呵呵的说道:“这还得感谢那个过山峰了,要是真能成,咱们属于间接受益。”

欧洲上空的车企风暴还在持续,据说有不少高管都面临官司,柴油车排放造假、两桩市场垄断都牵动着许多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