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1 / 2)
第452章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听了陈金的话。
王浩摇摇头。
人在赛场,心无旁骛,他也不知王力勤等人跟乒联沟通得怎么样了。
但联想到十四年前自己的遭遇,当时的主管教练,乃是吴教练。
事情发生后,吴教练四处奔走,据理力争,想为弟子的不公遭遇讨个说法。
那焦急而又无力的画面,至今仍清晰地烙印在王浩的记忆里。
最终的结果呢?
不过是一句轻飘飘的“虽然方式欠妥,但符合检测程序”,便不了了之。
所有的愤怒和委屈,全都被时间的流沙所掩埋。
时隔多年,情景再现。
或许,这一次,陈金的遭遇也会跟自己当初那样,最终石沉大海。
除了当事人心上多了一道疤,什么也不会改变。
想到这,王浩的心底,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憋闷和无力感。
幸亏,比赛尚是首轮。
陈金也有惊无险地赢了下来。
倘若一如自己当年,发生在决赛时,压力之下,恐怕事情更糟。
深吸一口气,王浩将这些纷乱的思绪强行压下,伸手拍了拍陈金的肩膀。
“别想那么多。”
王浩沉声道,“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不能影响接下来的比赛。”
“眼下最重要的,是打好每一场比赛。”
“相信王主席能处理好。”
看着王浩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有愤怒,有无奈,更有过来人经历风雨后的沉淀,陈金瞬间懂了。
“明白。”
陈金点了点头。
事已至此,作为选手,更要专注于比赛,以免受到更大的影响。
至于后续的事情,只需交给乒协。
为自家选手争取权益,这本就是乒协的分内之事。
顿了顿。
陈金忽然想起一事,抬起头来:“待会采访,记者肯定会追着问这件事,我该怎么回答?”
此事发生在赛场上,早已被直播了出去,势必引起球迷观众的猜疑。
如此爆炸点,嗅觉敏锐的记者,又岂会轻易放过?
可以预见,此时的混采区,长枪短炮,早已架好,正自翘首以待。
王浩沉吟少许。
按照他以往的经验,息事宁人,顾全大局,通常是第一选择。
“大题小做,一笔带过,等待结果。”
王浩叹了口气,又拍了几下陈金的背部,“委屈你了。”
“没事。”
陈金微微一笑,“打比赛嘛,有点小动作是正常的。”
言讫。
收拾好随身装备。
挎着背包,两人并肩而行,一边挥手致意,一边离开赛场,走向选手的专用通道。
“记住。”
王浩再次提醒,“待会采访,不要过多纠缠,多说多……”
话没说完。
一抬眼,但见通道尽头,一个熟悉的颀长身影,抱胸而立,腰板笔挺,似乎已经等候多时。
“王主席?”
陈金和王浩对视一眼,有些意外,立即快步迎了上去。
与王力勤打了声招呼。
王力勤看着陈金,脸上带着赞许的笑容:“这场比赛,打得漂亮。”
“实力过硬,心态稳定,过了这一关,后面的比赛,相信就能轻松多了。”
在世乒赛如此至高的舞台上,面对一些赛外的波折,陈金犹能迅速调整,不受影响,赢下比赛。
在此前,虽然陈金从无败绩,但仍有一小撮群体质疑,以为陈金只能打顺风局,一旦陷入劣势,便会打回原形。
然而,陈金用这一场比赛的胜利,彻底粉碎质疑。
他不仅能打顺风局,逆风翻盘,同样可以。
小小年纪,却拥有一颗连老将也自叹不如的大心脏,怎能不让王力勤欣慰不已?
洛杉矶奥运,夺金压力巨大。
倘若只靠王褚钦、林诗栋这些选手,恐怕难以为继。
毕竟,他们的状态实力,都不太稳定。
万一巴黎奥运重现,谁能替代樊镇东,成为男乒的定海神针?
如今看来,陈金绝对是王力勤心中的不二人选。
“但愿如此。”
陈金压低了些声音,“王主席,我球拍的事情……”
“秦指导还在跟乒联那边沟通。”
王力勤道。
一场比赛结束,半个多小时过去,这样明显的事情,却还在沟通拉扯,没有结果。
看来,情况不容乐观。
或许真要跟王浩猜测的那样,不了了之。
“明白了。”
陈金脸上看不出太多的表情。
早有预料,不抱希望。
就像王浩说的,身为选手,更应该将心思放在比赛,以免受到影响。
“还是那句话,你专心比赛,其他的交给我们来处理。”
王力勤伸手轻按陈金的肩膀,“一会儿的采访,肯定会提及这件事……”
“我懂。”
陈金道,“我会避免回答,实在避免不了,就简单带过。”
“不。”
王力勤摇了摇头,“不要回避,更不要刻意淡化。”
此言一出,陈金和王浩均是一愣。
两人显然都没想到,王力勤竟会下达如此指示。
按照乒协一贯的行事风格,大多时候,都是能避免就避免,大事化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可王力勤却一反常态,迥然不同。
“相反,你要如实回答,不必隐瞒任何细节。”
听得王力勤续道,“甚至,可以在事实的基础上,将你的看法感受,以及这件事对你造成的比赛困扰,说得更充分一些,严重一些。”
“记住,基于事实。”
心中虽有疑惑,陈金却没有多问。
他知道,王力勤之所以这般安排,必有他的考量。
“懂了。”
陈金重重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说完,挎着背包,独自转身,走向混采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