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至明 第667节(1 / 2)
青柠轻笑道:“我哥那朋友怀疑他妻子出轨了,但是暗自调查一直没有实证。”
“是至明通过录音发现,他妻子的出轨对象原来是女的。”
余向晚恍然的哦了一声……
早上近八点二十分,余至明来到医院中心小楼就听到了一个糟心消息。
医院对昨天收治入院的二十三名余至明的门诊患者,做了深入调查。
其中十七人承认,他们联系了黄牛党,因为对方承诺,一定能让他们挂上号,还表示挂上号后再收钱。
他们确实顺利挂上了余至明的门诊号,为此多支付了一万到一万六不等的费用。
至于黄牛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耐,医院表示,还需进一步调查……
下午近两点,余至明迎来了小雪舍友的父亲柳启伦,还有他得了肝癌,身材消瘦,名叫邹毅的中年客户。
余至明首先对邹毅的肝部区域做了检查,只是他一上手检查,就发现不对。
“邹先生,你的肝癌,是病理检测确诊的?还是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的?”
病理检测,是癌症确诊的金标准。
即将病变组织从身体内取出,在体外做免疫组化,甚至基因分型。
这是百分之百确定癌症的方法。
但是,取出病变组织无论是手术还是穿刺活检,多少都有一定的风险。
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也能通过增强ct、增强核磁共振、pet-ct、超声造影等各类影像学信息,再结合一些身体化验指标,来诊断实体癌症。
只不过,主要靠影像学来诊断癌症的可靠程度,略低于病理学诊断。
一般来说,像癌症这种重大疾病,多数都是通过病理学诊断来确诊。
除非临床医生,对自己的影像学判断,非常的自信和确信。
毕竟,这是癌症。
患者一旦得知自己得了癌症,身心状态很有可能发生巨大变化,甚至会做出匪夷所思的决定或行为。
要是最后确认是误诊,乐子可就大了。
脸色蜡黄,神情蔫蔫的邹毅,回道:“给我做检查的,是我们当地挺有名气的一位肝胆专家,是他告诉我的。”
“我只记得当时做了不少检查,ct、核磁共振等各种拍片子,还有各种化验。”
“至于是病理检测确诊,还是影像学来确诊的肝癌,我就不清楚了。”
“那时被怀疑得了肝癌后,我的大脑就成浆糊了,想东想西乱七八糟。”
邹毅又长叹道:“也就这几天,我才清醒过来,想着趁着我的身体还算可以,把一些事情梳理一下,免得将来有心无力了。”
安静站在一旁的柳启伦,敏锐察觉到余至明肯定不是随便一问。
他面露期待的问:“余医生,是不是邹先生的肝癌,还有其他的可能?”
余至明没有回应,又对邹毅的肝部做起了细致检查。
这次检查了六七分钟,他才收回了手。
迎着邹毅和柳启伦忐忑和紧张的目光,余至明谨慎的道:“根据我的检查,不像是肝癌,更像是肝脓肿。”
“这样吧,我安排你们去肝病研究中心做进一步的确认检查。”
有一些肝部疾病,容易被误诊为肝癌。
比如,肝硬化结节。
大多数原发性肝癌,都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肝硬化较重的患者,肝的本质会呈现大批的增生性的结节。
这种结节和早期的肝癌在临床影像学上有时很难区别。
同时这两种病的肿瘤患者又往往伴有甲胎蛋白升高,所以容易混淆。
再比如,肝血管瘤。
它和肝癌都是血管较为丰富的占位性的病理变化,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诊断检查,通过ct增强扫描的临床诊断检查,都会显示出丰富的血流,所以容易混淆。
余至明所说的肝脓肿,是机体某一个部位受到感染以后,通过血源性的播散,在肝脏产生的一种病理变化。
病人往往会表现为乏力、低热、消瘦、肝区不适的临床表现。
从病理表现来看,脓肿很小的情况下,不容易和肝癌相区别。
余至明的话,让邹毅蹭的一下从检查床上站起来,目光闪闪。
“余……医生,余医……生……我……”
邹毅一时激动的呼吸急促,舌头打结,都不能正常说话了。
柳启伦伸手按住邹毅的肩膀,让他重新坐回了检查床上。
他也一脸激动的说:“余医生,您的本事,我们是知道的,堪称当代的妙手神医,诊断还没有出错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