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至明 第960节(2 / 2)
她再次强调说:“土国那边可是有几百几千名濒死伤员在等着你救命啊。”
余至明眉头一皱,说:“谢记者,你不要过于夸大我的作用。”
“我就是一名青年医生,能力有限,几百几千人的生死,我救不了,也决定不了。”
“还有,对不少大病重病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不能暂停和拖延,没人知道下一刻病情会不会突然发作和恶化……”
余至明又不客气的质问道:“在你看来,我应舍弃他们去土国参加救援了?”
谢青赶紧否认道:“余医生,你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我只是觉得,土国有几百几千人在等你救命。医院这边,有多少人需要你救治?”
“十几人?还是几十人?”
余至明缓缓的说:“一人的性命与一百人的性命,孰轻孰重,一直备受争议。”
“但是,对我来说,我会选择救治触手可及的身边人,不论是一人,还是一百人……”
第869章 风险,我愿意承担
这突如其来的采访只是小插曲,没有影响到余至明午饭的胃口,还有下午的工作。
接连忙完二十三名挂号患者的诊治,还有极早期癌症项目五十名志愿者的癌症筛选之后,傍晚过六点,余至明看到崔志潭医生陪着一位坐轮椅的老人,还有一位女子走进了隔音检查室。
余至明忍不住多瞄了女子几眼。
这位名叫冯薇的女子,除神情有些憔悴之外,无论在年龄、外貌身材和气质方面,相比余至明想象中的模样,都要出色许多。
她看上去至多三十五六岁,约一米七的身高,到肩的头发简单又不失美观的拢在脑后,肤白大眼,琼鼻小嘴,脖颈修长。
观之,给人一种清雅之美。
余至明又瞄了一眼旁边已经有些老态的崔医生一眼,不由自主的涌出一种老牛吃嫩草,鲜花插牛粪的对比感。
“余医生……”
余至明摆手打断道:“先检查身体。”
崔医生和冯薇把轮椅上的老人,小心翼翼的搀扶到检查床上。
余至明先对老人的大脑,还有脏腑做了一遍快速检查,又重点检查了心脏。
检查结果是身体和脏腑功能孱弱,心脏问题相当突出,已有心衰迹象。
好几处冠状动脉的狭窄度,都超过了百分之八十,约三分之一心肌已经出现了轻度、中轻度的缺血症状。
还有,动脉粥状硬化比较严重,介入手术中有心梗和血管破损出血的风险。
检查完毕,让护士把老人送去病房,余至明对留下来的崔医生和冯薇实话实说。
“这手术风险有些大啊。”
冯薇面露苦涩道:“这几年,我请了几位心内科专家,他们都不敢给我爸做手术。”
“拖到现在,就我爸的这身体情况,说不定哪天就心梗了,大概率抢救无效。”
“抢救回来,也有不小可能引发心衰。”
她看向余至明,面带祈求道:“余医生,你可是我最后的希望了。”
这个……
余至明看向崔医生,就看到他朝自己拱了拱手,请求之意不言而喻。
他微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就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做起了模拟。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支架的入路主要是桡动脉以及股动脉两条路径。
首选是桡动脉穿刺,因为这并不影响患者的生活,术后无需卧床。
还有就是从桡动脉穿刺,路径相对较短,复杂程度较低。
其具体路径是从桡动脉穿刺经肱动脉、锁骨下动脉、主动脉,直到冠状动脉,于狭窄的冠状动脉处植入支架。
只是在余至明在刚才对老人的身体探查中发现,其肱动脉、锁骨下动脉萎缩有些严重,很容易造成血管损伤破裂。
余至明又把穿刺路径转移到了股动脉。
从老人的右侧股动脉进入体内,逐渐送入导丝和导管,到达髂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直至主动脉开口,再到冠状动脉这样的路径来治疗。
这条路径的复杂程度,要比经桡动脉难上了一倍不止。
余至明顺着这条介入手术路径模拟走了一遍,发现血管还算通畅,有游刃操作的空间,若是小心翼翼的操作,还是有可能避免伤到血管壁导致损伤或脂肪斑块脱落……
他睁开眼睛,迎着冯薇希冀目光,直言道:“冯医生,这介入手术,我倒是可以试一试。但是,我不能做任何保证。”
“也就是说,你需要做好老人家下不了手术台的心理准备。”
冯薇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说:“不瞒余医生你,这几个月,每天早上进我爸的房间,我都是心生忐忑,唯恐看到的是我爸恍若睡过去的情景。”
“这心理准备,我早就有了。”
余至明轻轻点头道:“既然如此,手术就定在明天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