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至明 第1481节(1 / 2)

这些人被医院保安,还有张海、孙林几人隔在外面呼喊不停,还有人举起了手机。

周沫凑近了余至明,轻声介绍说:“余医生,他们是为一位退休老教师请愿,就是冯思思昨天直播室的那位老教师。”

余至明轻哦了一声。

周沫接着说:“快下班时来的,我们也劝不走,没想到他们一直守到了现在。”

余至明点了点头,看向近前请愿的几人中年龄最长的那一位,说:“昨天的直播我也看了一段时间,对于那位退休老教师的情况,我有一些了解。”

“八十五岁高龄,确实不太适合做脑血管介入这种风险相当高的手术。”

年龄不是手术指标的决定性因素,却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尤其对老年人来说。

在外科领域,一般把老年人分为三个年龄阶段:60-70岁,70-80岁,80岁以上。

80岁以上为高龄患者。80岁也被认为是手术难度大幅度提升的分水岭。

一般来说,高龄患者手术面临三个主要的难关。

一是器官衰退,导致的手术和麻醉的身体耐受性差。

二是高龄患者通常有许多基础疾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好等。

这些基础疾病,使得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增加。

三就是术后恢复慢,导致各种意外和风险大幅度提升。

如果一位四十岁的健康成人,身体恢复需要两周时间,落到一位八十岁的老人身上,则至少需要六周的时间。

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对于高龄患者,手术治疗,尤其是大手术,是能避免就避免,尽可能的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

余至明抬腿要走,又有人开口喊道:“我们老师他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一生都在兢兢业业的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董医生说余医生你对我老师的手术有很大把握,还请救救我们的老师。”

因为大毒枭一事,余至明一整天,心里都是不太舒服的。

而眼前这几人,让余至明感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胁迫。

他蹭的一下就发作了起来。

“我有把握做的手术多的是,不仅如此,只有我才能救下的患者,也多的是。

余至明一字一顿的说:“这并不意味着,我就非得去救他们。”

“活到八十五……”

余至明刚要说“也够可以了”,却被青柠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巴,语调快速的小声提醒说:“不搭理就是,不必说过激的话。”

“有人在拍视频呢。”

余至明深深吸了口气,忍住了脾气,大踏步的走人。

围在周围的几人,也知道余至明生气了,没有再跟上去请求……

几分钟后,余至明一行人分乘幻影,还有原本也是余至明的奔驰suv,一前一后的离开了华山医院。

青柠和周沫在幻影车上陪着余至明。

“至明……”

青柠握着余至明的手,说:“关于安保人员,市局的魏浩警官下午打电话对我说,他可以帮着推荐几位退下来的特卫和特警。”

“男女都有,绝对可靠,身手也很棒。”

余至明晓得,这应该是那位安全负责人张杰交待给魏警官的。

他沉吟着说:“我们不缺钱,为了安全起见,趁着这个机会多聘请几位。劳动关系就放在工作室,方便给他们缴纳保险。”

青柠点头嗯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余至明察觉到坐在副驾驶位的周沫有些欲言又止,问:“有事?”

“工作上的事?”

周沫转身探头道:“今天,我们终于把网络捐款名单和他们的身份信息全部整理出来,导入了和华山医院患者管理系统相连接的小程序。”

“还真的发现了一名捐款的患者。”

周沫停顿一秒,紧接着说:“他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余至明沉吟片刻,说:“请一位糖尿病领域的专家,做一个系统的治疗和调养方案。”

“记得找一个自然的借口,不要让患者知道是因为他的网上捐赠而受益。”

周沫想了想,说:“把他的治疗作为教学案例,享受一次免费的专家级示范治疗?”

余至明点头道:“可以。学员中有兴趣的,让他们过去跟着学习学习。”

周沫嗯了一声,又道:“刘老明天上午去风湿免疫科筛选红斑狼疮试验治疗志愿者。”

“这个消息可是传开了,已经传到了整个滨海的红斑狼疮病友群,今天还有几人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了我这里。”

余至明道:“我时间有限,这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一周也就一两次,不需要多少志愿者。让他们还是耐心等待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方法吧。”

周沫点点头,又道:“他们都知道,这是一种通过强刺激自身免疫的方法来彻底根治红斑狼疮,因为有不止一个的成功治疗案例,他们都很是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