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2)

“此事与你无关。”连他的声线亦如此,疏离又冷漠。

谢钧从动身离开京城那日起,就猜到对他穷追不舍的慧安郡主会跟来,想来也是信了国师的预言。

国师说,他会在这座偏陲小镇上遇到一个女人,会为了那个女人变得不人不鬼,乃至癫狂的疯子,还说那个女人是他命定的劫难。

向来不信神佛的人,只觉得好笑,他也决定陪同他们玩一下这个无聊至极的游戏,好让他们知道,国师的预言不一定准确。

谢钧抬头望向黑沉沉的天空,眼眸半眯透着刺骨凌厉的寒光。

如果真如国师所言,那他会毫不犹豫杀了那个女人,再告诉他们,这种游戏并不好玩。

玉荷第二日起来,发现一连下了好几日的雨终于放停了。

几缕暖阳破开厚重的云层,院中的金银花叶,茉莉叶绿得像洒了一把菜籽油,亮得璀璨。

早饭是很普通的一锅白粥,配着一碟咸菜,大头菜,鲜烙的玉米饼,红枣发糕还有一人一个鸡蛋。

崔家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一说,反倒是会在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时,说着白日里所发生的趣事。

崔玉生将剥好壳的鸡蛋放进她碗里,“玉娘今天准备出去吗?”

“今天放晴,我待会儿准备去金银村收些草药,我那么久没来,他们肯定堆了不少药材。”不怎么爱吃蛋白的玉荷挖出蛋黄,用筷子碾碎搅在白粥里,又夹了点大头菜。

崔玉生自然的用筷子夹起,她放在碟子里不吃的蛋白。

崔母瞧着他们二人恩爱,笑道:“最近下雨,肯定有不少蘑菇卖,我待会儿再去买只鸡回来煲汤喝,正好给你们二人补下身体。”

“不是我这个当母亲的老催你们要孩子,只是旁的人家如你们一般大了,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你们两个也得早点让我抱上孙子才行。”

“到时候就算我走了,也好下去同你父亲交代。”

对于母亲的催生,崔玉生已经不好再用之前那句“玉娘还小。”堵塞。只是埋着头,含糊不清地应着,“我和玉娘会看着办的,母亲不必担心。”

“你们两个都老大不小了,我能不多记挂一些吗。”

待早饭吃完后,崔玉生去了回春堂,玉荷则是背着个竹篓出门,里面还放有一把药锄,一壶水,出城时不忘再买上两个馒头。

此次她去的

村子叫金银村,因村子种植大量金银花而得名,但现在还不是采摘金银花的时节,她主要去收的是有利水消肿,祛风湿的红柳,消肿拔毒,通经导滞的蓖麻和平喘止咳,解痉定痛的洋金花。

她刚进村子,就被最近拘在家里好几日,如今天气好出来疯玩的小孩子们看见了,一个两个朝着村里边跑边喊。

“崔大夫来了!”

“爹娘,崔大夫来了!”

听到声音的村民立马围了过来,手上都拿着自个在家炮制好,或是烘干的草药。

因数量不多,拿去药房也不会有人收,放在家里就只能干着急的气急败坏时,崔大夫说她愿意收,价格也公道,要是有个小病小痛崔大夫还不收钱的免费帮看,以至于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很喜欢她。

“崔大夫你来了。”最先挤到前面的胖大婶手上提着一条鱼,“这条鱼是俺家那位刚从池塘里捞出来,崔大夫拿回去清蒸,保证鲜得你舌头都掉了。”

对于王婶的好意,玉荷自是拒绝,“王嫂最近身体可还好。”

“自从吃了你开的药,我现在是吃得香,睡得也香。”

又有一个人挤了过来,“崔大夫,你帮我看一下,我最近总是口渴想喝水,大牙疼得不行。”

玉荷把背着的竹篓放下,“伸舌头给我看一下。”

那人顺从的伸出舌头。

舌苔发厚,加上睡眠不满,是很典型的肝火旺。

玉荷又问了句:“你最近是不是觉得嘴里又苦又涩,夜里总是被惊醒,睡得不怎么好。”

那人忙不迭的点头。

“你最近肝火旺。”她本想要说去药铺里抓点药的,但想到她家境,便换个药方,“去挖点蒲公英晾干后用来泡水喝即可,夏枯草,菊花,龙胆草和金银花亦可,不过最近得要注意饮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