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2)
陈弦抓抓头发:画家应该这么回答吗?
孟頔笑问:画家该怎么回答?
嗯陈弦支着下巴想了会:杭州的景色人文?原谅我对文艺工作者的刻板印象。她敏感地指出:你的回答不会是为了适应我这种俗人吧?
不,那段时间都在学校酒店美术馆来回跑,根本没空细赏,孟頔过掉这个无法给出满分回答的提问,回问她:北京呢,你去过北京吗?
陈弦点头,开始回忆:初三暑假去的,跟旅游团,作为我考上重高的奖励国内父母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实际?搞得亲子关系如同一场接一场权钱交易。
在句子的末尾,她扬声感慨。
孟頔笑:什么印象?
很iconic,故宫,颐和园长城她细数着,哦对了,给你看个东西。
她从手机相册里翻出那时的合影准确说并非手机合影,而是从相册里拍下来的胶片照,旁边笑容可掬的女人是我妈妈,铁刘海的是我。
孟頔靠近细看:你那会多高?
陈弦说:就知道你要这么问。
因为在合照里,她比妈妈矮了一个头,整个人看起来很瘦小。
我妈两米,我一米八,陈弦开玩笑道:不是,那会儿我只有152,导游还问我是不是小学毕业出来玩,我父母都面露尴尬,我发育得晚,进入高中才抽条。
陈弦后觉道:不对啊,你讲话为什么没一点北京口音。
你是说这种?孟頔飞速切出京腔。
陈弦笑:对对那个味出来了。
孟頔跟着微笑:我在家才这样讲话,出去都说普通话。
你是不是也会讲俄语?
孟頔:嗯。
英语呢。
会。
还会什么?
日语。
陈弦震惊:你该不会是传说中的那种海淀鸡娃吧,从小就掌握八国语言。
孟頔莞尔:怎么可能,日语是后面看动漫学的。
陈弦立刻用日语问了句红豆泥???。(真的吗?)
孟頔被她逗笑,认真道:本当です。
他讲日语比讲中文还要温柔十倍,陈弦提议:你哪天不画画了,还可以去做声优。
孟頔说:讲俄语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陈弦默不作声了几秒。
孟頔问:需要我示范吗?
陈弦抿笑摇手:不用了。
午后,两人从饭桌转移到沙发。
陈弦从旅行箱里找出平板,撑放到茶几中央,随便找了部电影打发时间。
抱腿安静地看了二十分钟,身旁的孟頔忽然开口:你回杭州就要上班了?
陈弦盯着屏幕里走动的小人:嗯,九月就入职。
国企私企?
陈弦目不斜视:市场监管局,信息化岗位。竞争激烈,就录两个,有个浙大的男博士生免笔试,我纯靠个人实力杀出重围。收到通知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都松了口气,父母尤其高兴,立刻把我的成绩和公示发到家庭群,然后亲戚们开始用大拇指刷屏。
她面色淡定地竖起拇指。
孟頔立刻笑了。
他问:你自己呢,感觉怎么样?
陈弦说:平静的开心吧。
孟頔问:因为结果在预料之中?
陈弦回:不在预料之中,只是做好了面对各种结果的准备,好坏都一样。事实是,她没有失败过,她杜绝风险的方式是做最不容易出差错的选择,然后尽可能让自己成功。
她倏地回头看孟頔:你喜欢现在的生活吗?
孟頔顿了一下:你是指大范围的现在,还是小范围的现在?
&lt;a href="<a href="https:///zuozhe/qibaosu/"&gt;" target="_blank">https:///zuozhe/qibaosu/"&gt;</a>七宝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