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这车是配的最新警灯吗?”警车的时速在公路上超过了110,前后左右都是车,但凡陈墨一个晃神,就是全军覆没,但她眼睛都不眨,甚至还可以分心问别的。

我紧紧抓着安全带,生怕陈墨因此分心,有些着急:“说话啊!”

后排的小警员已经被狂野飙车吓得没有反应,听见我又问了一次,才回过神来,“嗷!是的,是最新版本的警灯,但我们还没用过…..”

“知道了。”陈墨冷声应着,看了眼地图后一个大转弯直接把车开上了高架。

仅凭两眼地图测绘,陈墨已经算出了最短距离。

“林冰,你以前是不是用过警用无人机?”陈墨快速超车,低声问了一句。

我弱弱地点头,刚刚那个横向位移快给我胆吓破了。

以前在警校的时候,什么警用设备都学习过。

“这辆警灯是无人机警灯。尾部安装了一台警用无人机。”她方向盘一转,我整个人快要飞出去。

“所以是要我用吗?”我被摔的有些晕车,忍着恶心,目光开始在警车上寻找按钮。

小警员见状赶紧帮忙,“那个按钮可以启动设备。遥控器在抽屉里。”

…..

“好。”我忍着反胃感觉,从抽屉里掏出无人机遥控器平板。

这是最新款警用无人机,搭配了夜晚红外线探头,扫射激光照明,辐射广播,录像录音,喊话。

是这几年公安高速互联的新产品。-

我们俗称:空中电子警察。

是推进现代警务建设,筑起空地联防巡逻的防护网。

这是我离开警校第一次用。

如今也没有时间好好研究,只能硬着头皮硬上。

按下启动键,车顶发出轰隆一声,新型无人机和警灯部分分离,发出转动声响后开始升空。

遥控平板随之有了监控画面,路面状况一览无余。

“飞到前面去疏散交通。”陈墨交代我。

推动遥控杆,无人机向前快速飞去,在高架上显得特别亮眼。

如今上午9点左右,上班高峰期已经过去,但还是有几段拥堵重灾区。

如果刚刚警车规划的路线走,我们需要用40分钟才能追平,但如果从高架上走,下到临区转高速,我们只需要20分钟。路线规划之所以不推荐此处,就是因为高架上有段路堵着。

最重要的是高架没有紧急避险道路,如若要走,只能从车流中穿过去。

无人机和我的位置至少可以脱离25公里,喊话覆盖为10公里。

这意味这我可以提前十分钟把高架道路疏通开,让陈墨一路畅行无阻。

陈墨之所以问了警灯才转弯上高速,就是想节省下20分钟的救援时间。

来不及多加思考,我抓起车内警用对讲机。

这个对讲机是通过广播频段直通公安指挥室的,“总控室。”

“在,指挥室请讲。”说话的是王风来,他沉着冷静的声音让我顿时心安。

“我们警车目前在s15暨南高架由东向西,定位号位置为….”我贴近玻璃往外扫着,“定位号为162,即将江西路出口下高架,麻烦交通管制十字路口的主干路直行红灯。”

车辆源头不锁住,是没法疏通行驶车辆的,尤其是在最拥堵的高架出口。不愿意配合的市民如果太多,场面将无法控制。

但只要十字路主干道直行都是红灯,车主没办法通行,后面警察要是想要通过,他们只能选择侧方让行。

“收到。”王风来应答。

处理好了源头,我将无人机飞到拥挤路段上空开始喊话:

“各位车主请注意,这是里暨南公安讲话,警车执行紧急任务即将通过,请您自觉将车子向左右移动排列让行。”

无人机搭载的喊话功能,不仅是放大音量,它甚至有广播效应,所谓的警用频道。

你可以把无人机当成一个小型信号基站,它能覆盖范围内所有设备终端都会接收到它发出的信息。

不论你在做什么,只要你有移动设备,它就可以直接告知你。

就像地震前政府会给全市民手机、电视、广播同时发送预警一个道理。

所以只要车主开着收音机,或者用蓝牙正在听手机音乐,就能听到来自它发出的广播警告。

罪犯在升级,警方力量就要升级。

当你还在用4g网络玩手机的时候,警方的网络早已经突破5g了。

这就叫防患于未然。

“各位车主请注意,这是里暨南公安讲话,警车执行紧急任务即将通过,请您自觉将车子向左右移动排列让行。”

警报响彻,广播声音同时在各个车内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