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2 / 2)

此时各处已有人把守,北风站在一具男尸旁,看到江浔立刻肃立:“大人!”

江浔摆了摆手,走到男尸身旁蹲下,伸出两指在男尸的下颚、鬓边、耳后、颈上轻轻摸索,口中淡声道:

“将方才的情形细细说来。”

北风立刻跟着蹲下,沉声讲述。

方才沈嘉岁的呼声很是及时,众府卫闻声而动,很快便追上了男人。

此时男人已被逼至府墙附近,眼见前进不得,忽然往府墙方向飞扑而上,想要逃离。

北风见状立即将手中长刀投掷而出,因是要捉活口,便只扎中了男人的大腿。

他半个肩膀都探出院墙了,这会儿吃痛之下又摔了回来,知晓自已已逃生无门,竟径直扑向府卫的长枪自我了结。

江浔闻言点了点头,在此刻起了身。

他仔细查看过了,此人并未佩戴人皮面具。

北风随之站了起来,这时江浔又道:“你方才说,东城兵马指挥司的人在墙外已徘徊良久?”

北风立刻点头,“是,属下见贼人想往外跑,担心外头有人接应,便出墙查看。”

“没想到迎面对上了兵马指挥司的人,这才得知他们今日巡城,在亲王府外头走了好几个来回了。”

江浔垂眸沉吟片刻,面上半分不显,只淡淡吩咐道:

“让他们的副指挥使来见我。”

第42章 江浔与陆云铮

荣亲王府偏门处有个小厅,这会儿已被仔细收拾了一番。

陆云铮自偏门步入,即便已经小心收敛,却还是掩不住眉宇间的沉郁之色。

他盼今日的时机已经盼了好几天了!

可不知到底哪里出了偏差,和太子妃苟合的奸夫根本不曾如前世那般从院墙逃出。

他是因擒住奸夫才入了那人的眼,逐渐被他赏识,而后一路平步青云,直至名扬四海。

如今,一切都毁了!

若没有那人牵线搭桥,自已如何离开兵马指挥司,去京卫所呢?

“陆副指挥使,我家大人在里头等您。”

北风站在厅外,冲陆云铮伸出手去。

陆云铮深吸一口气,登时将所有纷乱思绪压了下去。

方才听到江浔要见自已时,陆云铮承认自已有一瞬间的慌张。

因着重生的便利,他知晓今日有一步登天的机会,便难免心浮气躁,生怕错过时机,因此带着下属在荣亲王府外逗留了许久。

巡城毕竟是他兵马指挥司的本职,旁人或许三言两语就能被他搪塞过去。

但江浔......和旁人不一样。

上一世,他还未崭露头角之时,江浔之名在京城已人尽皆知。

百姓爱他刚正不阿,颂他不畏权贵,赞他如青天白日。

可喜爱他的人不计其数,便注定憎恨他的人也如过江之鲫。

连那人都一直视江浔为眼中钉肉中刺。

前世他从边关回京时,听说江浔被沈家一案牵连,已经失了圣宠。

要知道江浔其人刚愎固执,得罪之人无数,多少人想置他于死地啊,此番抓到机会纷纷落井下石。

安阳伯担心江浔因此遭难,索性将其囚于府中,并向圣上告了长假。

他听闻这个消息时,不由嗤笑出声。

沈家通敌叛国一案证据确凿,人人避之不及,偏他江浔要反其道而行。

江浔和沈家根本没有任何关系,陆云铮不相信,这世上有人愿为毫不相干的人做到如此地步。

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

这江浔定也是个沽名钓誉之徒,如那些迂腐御史一般,千方百计想求个青史留名。

他瞧不起江浔如此行径,觉得此人甚是虚伪,但也不得不承认,江浔实在足智多谋、精明能干。

思绪走到这里,陆云铮已入得厅中。

江浔坐在上位,正垂眸看着自已的手腕,方才还发红的手印此时已经开始泛青。

听得脚步声,江浔抬头看向来人。

嗯,果然器宇轩昂,一表人才。

“下官东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使陆云铮,参见江大人。”陆云铮恭敬行礼。

即便他出身与江浔不相上下,但江浔远比他走运多了,如今已官拜大理寺少卿,无论何时碰面,他都得乖乖行礼。

原本自已不消两年就能超过江浔的,可今日出了变故,竟将他的步调都打乱了!

陆云铮正觉满心不甘,便听江浔轻嗯了一声,直截了当问道:

“陆副指挥使可知今日亲王府出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