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这时候江浔抬手,将密信丢进了一旁的炭盆里,眼看着它烧成了灰烬,又用火钳将炭盆翻了翻,确保万无一失。

蔺老对江浔的谨慎早已习以为常,他往身后的躺椅上一仰,瞧着火盆上溅起的火星,忽而感叹道:

“荣亲王爷果然有魄力,若是换作旁人,未必舍得让自已的儿子......”

江浔却在这时接过话头,“岁岁在信中虽未曾提及,但若弟子没有猜错的话,这许是荣世子自已要求的。”

“到底是天之骄子,想必下定决心主动将一切告知荣亲王爷之时,荣世子便已有这个觉悟了。”

蔺老闻言,眼底不禁染上了惆怅之色。

“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啊......”

他长长叹息一声,霍然拂袖,起身朝外走去,“修直,你自个儿琢磨吧,老夫觉得闷得很,拓碑去了。”

蔺老惯是风风火火的,眨眼就没影了,徒留躺椅在原地晃得咯吱咯吱响。

江浔提笔,却半晌没动,墨汁啪一下滴在了宣纸上,缓缓晕开。

他抬眸朝外望去,窗外树枝疏落,干枯如柴,在寒风中瑟瑟摇曳。

是呀,尔虞我诈,闷得很。

若岁岁在,就好了。

江浔这般想着,心中便愈发想念得紧。

下一刻,只见他提笔,在纸上方方正正写了个“岁”字,纵容自已失神片刻,而后拢回思绪,复又垂首伏案。

————

日子平滑而过,无论暗里如何风起云涌,京中表面一派热闹,诸人皆在为即将到来的周山行做准备。

一月二十五。

离顾惜枝手腕受伤已经过去十日了,可陆云铮托洪池给襄王捎去的信,却迟迟没有回音。

这期间,陆云铮带顾惜枝回过陆府,让府医给顾惜枝看了。

可那府医只瞧了一眼,便连连摇头。

陆云铮无法,只能一边宽慰顾惜枝,一边多次追问洪池。

这几日,顾惜枝则由丫鬟陪着,去中元节那日寻的郎中处换药。

今日,陆云铮当值时,又借巡城的由头将洪池叫住了。

“洪兄弟,贵人回信了吗?”

这么些天过去,陆云铮都忍不住怀疑起来,洪池是不是根本没有替他将信送给襄王。

可此刻,洪池又是他联系襄王的唯一途径,这话他却是不敢问出口了。

陆云铮原以为今日又要失望,谁知洪池竟点了头,左顾右盼后,小心翼翼从怀中抽出信来,快速塞到了他手里。

只是,洪池的脸色并不好看,甚至满含埋怨。

“副指挥使,我知你心急,但你这些时日痕迹太过,若害我被人察觉,便是坏了贵人的事。”

“接下来,莫要再来寻我了!”

洪池说完后,沉着脸匆匆离去。

陆云铮虽不悦洪池这般言行,却也不敢得罪了襄王爷的人,只好忍气吞声目送洪池离开。

这会儿,陆云铮甚至都等不及回衙署,立刻寻了个角落,迫不及待将信抽出。

和上次一样,信封里只有薄薄一张信纸,摊开来,依旧寥寥几个字。

陆云铮眸光落下,忽而双目圆瞪,呆滞在了原地。

上头赫然写着——

“顾女已得良医,你所求为何?”

陆云铮攥着信纸,目露茫然。

什么意思?惜枝已经得了良医?

陆云铮百思不得其解,一下值便直奔新赁的别院。

这几日他都是和惜枝睡一屋的,当然,他并没有什么旖旎心思,只是担忧惜枝罢了。

刚受伤那几天,惜枝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他便也不睡了,掌灯陪着惜枝,同她说说话,转移注意力。

直到近几日,惜枝才终于好了些,他二人得以睡了几夜的安稳觉。

他一直以为这几日伤势好转,是因着时日渐久,那郎中的药起了效果,却原来是惜枝已经得了良医?

顾惜枝瞧见陆云铮归来,面上立刻扬起了真切的笑靥。

这些时日实在痛苦煎熬,但云铮也前所未有的温柔体贴,女子有时候渴望的,大抵就是毫无保留的疼爱与在乎吧......

陆云铮原本想直截了当问出口的,可此时望见顾惜枝的笑脸,又瞧见忙前忙后布膳的两个丫鬟,到嘴的话不知为何,又收了回去。

坐在桌旁时,陆云铮朝顾惜枝伸出手去,轻轻托起她的胳膊,温声问道:

“今日没忘了去换药吧?可还觉着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