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2 / 2)

再瞧这些年,太子薨逝,兄弟阋墙,因着一个储君之位,不就将朝堂搅得一团乱吗?

她沈家......就是这场争斗的鱼肉和刍狗。

容太妃说完后,瞥了眼沈嘉岁腰间的玉佩,忽而放缓了声音,温声道:

“江夫人,你与江大人做的是对的。”

“他......帝师他布局至此,这些年想必已费尽心血,殚精竭虑。”

“若你们因顾及他的安危与性命而踌躇不前,那他这些年的努力便要付诸东流了。”

“性命确实很是可贵,但于帝师而言,世间或许有比性命更珍贵的东西,比如天下、百姓和公义、比如江大人,还有江夫人你。”

“当初年少时,帝师曾有一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数十载光阴,他心中热血难凉,你们便......成全了他吧。”

容太妃温声说着,眼里泪花泛滥,却弯着唇,笑得那般温柔又笃定。

沈嘉岁见状心头微颤,张了张嘴,却只喊了句“太妃娘娘”,又没声了。

老师与太妃娘娘......

容太妃心绪起伏太甚,不愿在长公主她们面前失了态,便起身朝内殿走去。

殿中气氛隐约有些凝重,还是沈嘉岁捏了捏腰间的玉佩,率先开了口:

“世间难有双全法,但又处处事在人为。”

阿浔已经往大理寺赶去了,无论如何先了解全貌,只要能寻得一线生机,她和阿浔都会死死抓住!

长公主闻言点了头,看向沈嘉岁的眼神中已暗含认同。

这沈家姑娘很是坚韧与冷静,难怪当初蔺伯伯要那般撮合她与江浔。

今日若换了旁人,只怕......

这般想着,长公主没忍住瞥了拓拔宁一眼,却又暗暗心生庆幸。

没有谁生来便心计深沉,处变不惊,不过都是苦难中磨练出来的罢了。

她虽不知沈姑娘吃过什么苦,但瞧她这般从容沉稳,想必也曾摸爬滚打过。

这般想着,长公主不免心生怜惜,当即温声道:“你们夫妻俩既有此决心,想来——”

话头才起,殿外忽而传来禀报声:“太妃娘娘,福顺公公求见。”

此言一出,殿中三人对视一眼,登时就提起了一颗心。

内殿中,容太妃闻声掀帘而出,用帕子摁了摁眼角。

片刻后,福顺公公快步而入,躬身行礼。

只稍一抬眸,他便将殿中诸人神色尽收眼底,而后目光着重看了眼坐在拓拔宁身旁的沈嘉岁。

长公主见状眉头微蹙,福顺公公已恭敬开口:

“奴才谨遵圣上旨意,特来请江夫人移驾面圣,还望江夫人屈尊随奴才前往,莫让圣上久等。”

拓拔宁闻言,不由紧了紧握着沈嘉岁的手,长公主已经问道:

“不知皇兄特意召见江夫人,可是有何要事?”

福顺公公面露迟疑,随即摇了头,“这......奴才不知。”

沈嘉岁知晓圣意难违,当下起身道:“如此,烦请公公带路。”

而后,又转身辞别了容太妃与长公主。

眼看沈嘉岁随福顺公公离去,容太妃不由面露担忧,跟着站起身来。

倒是长公主拍了拍容太妃的手,温声道:“母妃万毋忧心,沈姑娘沉着冷静又有魄力,远非寻常人可比,且此番面圣......是好事。”

“好事?”

拓拔宁眉头本揪得紧紧的,闻言满眼疑惑地看向自家可敦。

长公主轻轻点了头。

如今就是要让崔道元与瑞王认为,追查追究崔家和吏部,是圣上与蔺老还有江浔合谋布局所为,这是要先除崔家,而后废他。

由此,瑞王才会乱了分寸,铤而走险。

今日沈姑娘面圣,一旦全身而退,崔道元和瑞王便更要深信不疑了。

就是难为了沈姑娘......

另一边,沈嘉岁恭恭敬敬跟在福顺公公身后,一路七拐八绕,竟是来到了御花园。

第224章 求情

“江夫人,这边请。”

一路上,福顺公公格外沉默,他倒是瞧见了,江夫人状若无意地将腰间的一枚玉佩解下,塞进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