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1 / 2)

怎么办?其他地方的土壤营养还在流失,所有农作物都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流失营养。

具体到今天这一顿来说就是白萝卜不水不甜,土豆不粉不糯硬邦邦,吃毛豆像是在嚼木头,菠菜也不再有一股清香。

难吃且没营养,大家可怎么过啊?

李组长痛心极了,原本的几分食欲也在愁绪中消散了,他把筷子放下,又开始忙。

问一下组员土壤分析结果出来没有,再打电话问问外地的同事有没有进度,最后开始看资料,等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他又开始往外走了。

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农业,绝对没法闭门造车,一定要多走多看的。

“哎呀领导,又来调查啦,真是勤快呀,要不要来一个我家的白萝卜,可甜可脆了,新鲜拔出来的最好吃了!”

萝卜?

李组长一下子想到最初的那根白萝卜,他其实有一点想伸手去接,但硬生生忍住了,上头有规定,下乡的时候不能拿老乡的东西,一定要掏钱去买的。

李组长开口了:“那哪里好意思,要是谁经过都拿一个萝卜,那您家可就白忙活了,”

他想了想又开始夸,“不过这大白萝卜中的可真好啊,又润又亮,泥巴都挂不上去,轻轻一擦就好了!”

“哈哈哈哈。”村民被夸得合不拢嘴,更积极地拔萝卜送出来了。

看这又大又亮的大白萝卜,李组长顺势开口,“实在不好意思拿老乡您的,这样吧,我买一个,这好萝卜不买真的亏了。”

最后是以20块钱一个成交的,老乡连连拒绝,但抵不过李组长的嘴,又是晓之以理,又是动之以情,最后还是就这么成交了。

一个巨大的又白又透亮又水润的萝卜。

李组长抱着这根地里最大的萝卜,一时之间心都荡漾了,这沉甸甸的收获感是无法被任何东西所代替的,满足,真是满足。

但只满足了一秒,李组长又开始忧愁了,唉,要是别的地方也能种出这么好的大白萝卜就好了,这里到底是为什么格外优秀呢?

难道真有人杰地灵这种说法?但也没那么科学啊。

李组长抱着白萝卜在路边坐下了。

看地里的老乡开始理菜地里的土,把拔断的萝卜叶子收拢起来,又摘了摘地里其他的菜,最后掏出一篮子黑色的松散的像泥土一样的东西,先用手摸了摸搓了搓,最后小心翼翼的在菜地上撒了下去。

李组长一时之间还没反应过来,但在那个电光火石的瞬间,他开口问:“老乡,这是啥?”

他的语气有一丝颤抖,又怕又期待。

“这个啊,这是我们集市上卖的肥料。”老乡的态度很随意,但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猛地站起来了。

“哎呀!实在不好意思,忘了说了,我们这之前也是没有的,种地吧也就正常水准,比如说这个白萝卜肯定是种不到这么大的。”

老乡拍了拍手上的土,一下子又得瑟起来了。

“但后来啊,我们村的老人买上肥料了,就是种什么都好用啊,想吃什么把肥料撒上去就行了,喜欢就多撒一点,不喜欢就少撒一点,撒的越多那个菜就熟的越快呢!”

第152章 耕地蚯蚓/土地荒芜10

不可能。

这是李组长的第一反应。

作为一个农业领域的大拿, 从小时候读书开始接触到的概念就是,农作物成长会受到各种元素的影响,水土或气候, 自然或人力,虫灾或污染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唯独不可能有一样东西, 撒进去了就能长大。

还喜欢的就多撒点, 不喜欢的就少撒点, 又不是在演电影,怎么可能啊?

李组长张口就想反驳,但看见认认真真撒肥料的老乡以及这块农作物优秀的菜地一时之间又犹豫了。

也可能没那么夸张, 说不定这种肥料只是契合本地的营养流失呢?

比如说水土营养流失是缺乏了某种元素,这种肥料就刚好补上, 这样想的话就完全合理了,科学又不失奇妙。

土壤营养流失的方法疑似找到了, 李组长一下子就支棱起来了。

“老乡啊, 这个肥料能卖给我一袋吗?我想拿回去做个实验, 看看这种肥料为什么这么强?”

李组长本以为对方不会拒绝的, 但突然发现对方居然肉眼可见的犹豫了。

“领导啊……这个吧不是我小气,虽然不是什么贵东西,但是这个肥料刚好就剩这么一包了,我后天准备吃菠菜蛋花汤,今天撒下去后天菠菜刚好能长,如果给你了的话我就吃不上了。”

像是也有些不好意思, 老乡挠挠头。

“这样吧,我给你抓一把,你先拿回去研究,明天你跟我去集上, 六点钟集市摆摊,你五点半在村口等我,一定要准时啊!来晚了可抢不上!”

就这么捏着一把肥料回实验基地了。

李组长忍不住捏了捏手里的神秘肥料,松散细腻,跟一把泥没什么区别,怎么看怎么都不像肥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