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1 / 2)

('<!--<center>AD4</center>-->息般地挪了挪头,观察片刻后终于认命龟缩起来。

虞玓把呛鼻的茶水往身前挪了挪。

余光看到身旁的桌席有人起身,那模样像是直接往前头走去。虞玓漫不经心打量了一眼,却不经意间直接对上了那太子的视线。

眼下太子殿下正手握着一杯茶,略显苍白的脸上带着温润的笑意,触及虞玓的视线时,便笑着同他抬了抬手。

虞玓微愣,低头看了眼自己手中的茶杯。

面无表情的小脸看不出任何的情绪,然后也高举起来与太子殿下遥遥相祝,然后吞了一小口茶水。

虞玓面不改色把茶杯放回去,这就算是过了一遍。

那头李承乾把那饮尽的茶杯顺手搁在桌面,垂落的黑眸里洋溢着淡淡的笑意。

那小郎君面色不改,可肢体举止若隐若现的抗拒还是落入他的眼中。

世上或许也再无如李承乾这般能轻而易举看透虞玓,那诸多行径举止所透露的微妙意思,猜测起来可当真有趣。

“大哥一人独饮,可真是没滋没味。不若和弟弟吃上几杯茶?”处在变声期间的李泰听起来有些沙哑破裂,近来声音不大好听的他力求少开口,显得颇有架子。

乖巧坐在李承乾身旁的晋阳公主眨了眨大眼睛,然后抱着李承乾的胳膊奶声奶气地说道:“兕子,还有兕子。”小公主再想了想,还指了指旁边的李治,“九哥!”

晋阳的可爱,纵使是李泰也忍不住柔和了脸色,小胖子弯腰把晋阳给抱起来,哄着她顽,“兕子难道不喜欢四哥吗?”

晋阳的小手抱住李泰的脖子,埋在兄长的肩膀上害羞地笑起来,“喜欢~”

长孙皇后安静看着这看似兄友弟恭的场面,不知不觉走到她身旁的圣人宽慰地拍了拍她的手,“观音婢,他们兄弟间偶尔有矛盾也是常有的事,莫要费神劳累了。”

圣人靠近的时候,那些围在长孙皇后身侧的贵女娘子们早就识趣退开来,留给这对最尊贵的夫妻交流。

长孙皇后叹息着说道:“水流平缓或湍急,雨季与旱季又别有不同。那突如其来的暴雨才最令人担忧。”皇后说得极为委婉平静,但圣人却是听出了她的言下之意。

圣人摇头笑着:“好啦,武德殿那事你已经训斥过我,我已经知错。往后再不会如此行事了。”他帝王至尊,同长孙皇后说起话来却是极为温柔体贴。

长孙皇后道:“圣人还说呢!若不是魏征明智,那可真是胡来。”她嗔怒地横了眼圣人,却也是忍不住笑起来。

那些站在不远处的贵女们偶尔不小心瞥见圣人与皇后的亲昵,有忍不住红着脸移开视线的,却也有大大方方看着的,心道日后定要寻一个这般的郎君才是!

各人有各的思绪,百人正有百态。

而虞玓在与太子的简单对视后,就已经继续低眉顺眼地装着木头。

那茶杯是断然不会再提起的,虞玓坐得一本正经,无论是谁都说不出个错字,可他心里却是在背诵着昨日夫子布置的作业。

虞玓如今在刘朝生的填鸭式教学下把《左传》与《礼记》都背熟了。

这两部大经的字数极多,前者十八.九万,后者近十万字。通篇背诵以至于倒背如流的地步着实需要花费一番苦心,纵使是虞玓也确实是花了近一月才背下来。

刘朝生向来信奉先背其词句,再明其意。他是这么做的,故而也这么要求虞玓。在这两部大经背完后,他一边教导虞玓明了其中的意思,另一边却让他开始背《周礼》,本来还有一部《毛诗》,是因为此前在县学的时候就已经背完,才免于一同背诵的局面。

虞陟本来还在忧愁的时候,听着旁边虞玓没了动静,扭头一看,那清冷的小郎君低垂着眉眼,看似正襟危坐腰板挺直,实则心神早就在九霄云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