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节(2 / 2)
', '')('<!--<center>AD4</center>-->没有人敢借此敛财。
待县尉和主簿等几人从大堂离开后,外头聚着的百姓这才慢慢散去。很快县城内又有了饭后可以闲谈的东西。
贺寿对虞玓说道:“今岁的雨水尚可,工房那些人可以好生休息了。”许是因为之前的严重,今年雨水一旦多了一些,工房的人比谁都担忧,跑得特别勤快。
虞玓颔首。
他们的交谈都是快速而简单,彼此都是性格相似的人,故而由此也是常事。县衙内的人都习惯了这两位说话时候的方式,方元还笑着接了一句,“怕是担忧自己不上心,这一回又得是父老乡亲们一起上去堵河堤了。”
回到处事的厅内,虞玓着手处理起今日的事务,等候在外头的典吏无事的时候甚至开始闲聊起来。只是里头谈话的氛围有些严肃,也让他们不由得把声音越压越低。
“这是你买来的?”
虞玓看着摆在他面前的两样稀奇的东西,低头在桌面上抽出一张白纸与一支毛笔。站在他对面的典吏点头说道,“其实是贱内回乡省亲,家里人给她带回来的节礼。只是我瞧着这稀奇古怪的模样有些生奇,也不知是什么物种。”
那典吏边说话,边注意到县尉正在纸面上画着什么,笔墨勾勒间,寥寥数笔就把两个物种都给画了出来。那其中一种乃是细长的,通体黄色,小小如颗粒围绕着一圈圈排列,另一种则是拳头大小的块状物体,看起来土头土脑的。
“你娘子出身何处?”虞玓随口问道。
典吏答:“漳州,她算是远嫁。她家中与我父亲有故,自小就定了婚事。”听着他话里话外的温和,想来对这桩婚事还是很满意的。
虞玓停笔看着画出来的东西,抬头对典吏说道:“她家中人可曾说过这些东西要怎么处置?”
“说是说过,这种长条的是焖熟,而另外那种可做菜也可焖熟。若是懒得做饭,也是可以垫肚子。”
虞玓挑眉,“可以充任主食?”
典吏讪笑着说道:“她倒是想煮着试试,可我瞧着这太奇怪了,就让她都收起来。我想着前些日子县尉不是经常去下乡与老农聊些作物的事情,把这送来给您瞧瞧也是好的。”
虞玓把画好的纸张放到一旁去晾干,低头的时候些许微光打在他的鬓发上。想来这难得的日头是颇为偏爱这位郎君,就算是打着滚儿也懒洋洋地躺着,映衬得人的眉眼也柔和了三分。
“有劳了。”
虞玓道。
典吏有点受宠若惊,哪怕他不是第一次被县尉道谢,可每每如此还是会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他晕乎乎地同县尉辞别,踩着门槛出去了。
嘿,谁说他们这位冷面县尉不好说话来着?
这要是事事认真做,哪里有不好说话的模样?
虞玓把东西给收起来,继续处理外面等候着的那些典吏,等到县衙的事务都完善得差不多后,他才重新把东西给取出来。
这两种东西的外表有些熟悉。
是一种由文字透析到现实的熟悉感。
虞玓信手用毛笔在空白的地方写下了对这两样东西的描述。
“产量高,可充任粮食应急,比小麦与水稻更适应□□的地势,可以□□(□□者必备)。”
这一串是当初虞玓在册子中译出来的一句,那些作物形似现在摆在桌案上的两种,只不过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