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 第84节(2 / 2)

一旦走出摇篮,恶劣的宇宙环境与遍布的死寂星球,只会将文明掐灭在萌芽之际。毕竟,人类的身体太过脆弱,脱离母星的环境,宇宙星空处处都是他们的“坟场”。

邀游星空的梦想,终究只能在亿万之一的个体身上实现。当他们穿上宇航服漫步太空,仿佛亿兆人类都随之迈入星空。彼时彼刻,他们的眼睛便是亿兆人类的眼睛。

这样的情况在“进化之匙”诞生后发生了改变。无数人遨游星空的梦想降临于现实。

所谓进化之匙,是“进化之父”季珏在生命最后悟出的惊人成果,是他一生所学的升华,是解开人类基因锁的密码。当他的发现被公之于世,人类在生物领域的众多学科迎来“大爆炸”,这一年便是新历元年。

随着“进化之匙”诞生,人类在进化领域实现了0~1的突破。层出不穷的天才学者、前赴后继的人杰精英,纷纷投身进化领域,用他们的全部智慧推动时代前进。

实现了0~1的突破,1~2、2~3、3~4……就简单多了。

由华国主导,聚集全世界顶尖生物学家的“造日”计划大获成功,直到新历20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提高到130岁,极限寿命达到150岁。

新历之前种种令人绝望的绝症此时已成常见小疾,一如新历之前的感冒发烧一般普通。而感冒发烧这种小疾直接成为了历史。

生物科技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主流。滚雪球效应之下,人类在进化之路上越走越远。

不知何时起,人们惊讶地发现,母星之外的宇宙星球已不再是人类印象中的绝地。他们不知不觉中早已拥有强悍到可怕的生存能力,足以在许多恶劣环境之下生存。

以三元法和进化之匙为基础,经由一代代人杰推动至今,演变成人类最热门的三大基础学科,基因、武道、药剂,彻头彻尾改变了他们本该脆弱不堪的人类之躯。如今的他们,放在旧时代,个个都是超人。

昔日被断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对于将基因武道修炼到一定程度与基因改造到一定程度的人类来说,与母星差别不大。

这一年是新历500年。

人类终于大规模步入宇宙星空。

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们将进化之父诞生到新历500年的时间称之为“大发展时代”,又名为“摇篮时代”,意指人类如同襁褓中的婴儿在摇篮星上茁壮成长的幼年岁月。

而新历500年之后,则是“大航海时代”,又名“萌芽时代”,意指人类的宇宙飞船开始在星空中航行,许许多多的星际移民如同种子一般开始在一颗颗外星球上扎根。

“大航海时代”为人类的天文学知识填充上一颗又一颗陌生的星球,一片又一片陌生的星空。天文学出现越来越多新的名词,摇篮星、移民星、试炼星、资源星……

宇宙飞船化作舟楫,漫天星辰是海中之岛,原本充斥着重重迷雾的星空伴随大航海时代揭开面纱,人类遨游群星之间,移民、冒险、旅游、采矿……仿佛摇篮星online游戏突然升级为群星online游戏。

倘若让新历之人的人穿越来到这个时代,恐怕也要为如今的人类文明而瞠目结舌。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进化之匙”的基础上。直到人类已经遨游星空,看到历史书上记载的新历元年,依旧忍不住为之而震撼。

越是体会到如今这个时代的璀璨,大家越是对当初那个由零突破到一的时代着迷。

今人很难想象,当时的先人看到如此划时代的成果出现,该是何等的颤栗与狂喜?

一如史前的人类第一次看到火光的诞生。恐怕那个时候他们的心情,便是如此吧?

——节选自《基础通识第一课[新历999年版]》,新时代人类育儿必备指南。

适逢新历1000年,自“进化之父”公布“进化之匙”起,人类终于走到第一个千年。

此时的母星“摇篮星”早已成为人类名副其实的摇篮。旧时代的钢铁森林消逝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苍茫的群山、葱翠的茂林,飞禽走兽在这片星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

从天空俯瞰,俨然一颗原始星球。似乎时间到退到古代刀耕火种的年代,工业化时代对这颗星球造成的伤害尽数受到疗愈。

然而,唯有踏足于大地才会发现,这颗星球别有洞天。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组成森林的树木是一间又一间“活着”的生物舱。

每个清晨,朝阳升起的日子,尚处于学习阶段的幼崽们从生物舱中醒来,踏上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开始一天的学习与实践。他们锤炼体魄,凭借远胜于旧时代人类的聪慧头脑汲取千百年来总结的知识。

他们生来就有堪比虎豹的体魄,放牧在这片原始森林中的动物压根威胁不到他们的生存,反而是他们学习之路上的研究素材。

而星球上遍布的原始森林便是一所又一所学堂。幼崽们在看似原始荒蛮的环境之中学习的却是宇宙星空最先进的生物知识。

森林之外的莽莽群山中,隐藏着大量的实验室与研究所,当幼崽们学完基础知识,就能升学进入莽莽群山,学习进阶知识。

昔日的摇篮星,如今是人类幼崽的孕育之地,所有的人类幼崽都在这里出生、成长、接受教育。星球上遍地是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星球。

一旦幼崽通过毕业考试,就有机会离开摇篮星,踏上前往宇宙星空的征程。否则的话,他们只能终其一生都待在这里。

倒不是人类已经进化到如此冰冷理性,优胜劣汰的程度。而是客观条件的原因。

所谓的毕业考试,只检测身体素质。无论是通过武道锤炼还是基因改造,唯有学识达标,才能将身体素质提升到入阶的程度。

而这是步入宇宙星空,在其他星球上生存的最低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人,自然只能待在摇篮星上,在摇篮中度过一生。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冰冷残酷又公平合理的筛选。当下物质条件极度富裕,摇篮星何尝不是旧时代人类所向往的理想乡?

四月三日,进化之匙诞生之日,也是进化之父逝世之日。新一期的毕业日到来。

来自天外的宇宙飞船度过茫茫星空降落在摇篮星,即将接引新一期的毕业生离去。

兴奋的年轻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宇宙飞船降落的平台,首先看到的是一组群像。

有男有女,或是低头沉思或是仰望星空,或是捧着书本,或是手持试管……由点点光辉凝聚而成的《人类群星谱》在空旷的平台半空绽放光辉。

从小熟读历史的他们知道这是一代又一代推动时代进步的伟人。新历1000年由这些人的传奇所组成。

每一名从摇篮星走出的公民,最后要做的事情都是与他们告别。而他们默默伫立在这片土地上,为每一个踏上宇宙星空的后辈送别,时至今日已有数百年之久。故而《人类群星谱》又被称为《守望者群像》。

老师领着新的毕业生来到守望者群像之前,从最后一位守望者开始,向学生们介绍他们的丰功伟绩。哪怕这是学生们从小听到大的故事。

这支队伍就这样从后往前走,经过一尊又一尊守护者之像,直到来到群像最前方。

“这是进化之匙的创造者,新历之前最伟大的生物学家,大发展时代的领航者……”老师神色郑重地看向半空的身影,她向学生们说起百说不厌的故事。

半空中,丝丝缕缕光辉编织成青年的身影。他穿着旧时代的常服,手中捧着一枚悬浮的钥匙,宛如捧起天地间第一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