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 第105节(1 / 2)
——短短数月之内,越殊构想中的诱魔之术成了现实。他不仅成功开发出诱魔之术,更是在实践过程中有了惊人的发现:
王族子弟的血肉明显对妖魔更具吸引力,同样身中诱魔之术,普通武者吸引来的妖魔,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及王族子弟。也可以说是王族子弟与诱魔之术最适配。
……总而言之,王族子弟+诱魔之术=异界版唐僧肉,妖魔见了都控制不住自己。
至于越殊为何能得出这个结论,那就不得不感谢一众无私奉献的技能测试员。其中便包括一连串沿途萍水相逢的普通武者。
这些人之中,有组队狩妖却背刺队友的散修,有拦路打劫、欺凌弱小的盗匪,也有遇上妖魔却故意朝越殊一行人祸水东引的小机灵鬼……无论如何,当他们与越殊相遇,他们尚未成功的恶行戛然而止,本该连厕纸都不如的生命难得实现了价值。
——为战略级秘术《诱魔之术》的完善做出贡献,怎么不算实现生命的价值呢?
一旦将来诱魔之术大放异彩,被铭刻在人族的历史中,千百年后,这一段前往王城的道路,没准便是后来者的朝圣之路呢!
千百年后的故事,今人难以知悉。而今走一步遇妖兽,走两步遇魔物的归家之旅,便足以令申屠恒一行人逐渐怀疑人生。
与之相比,用诱魔之术钓妖魔,百钓百中从不空军,丰富库存的同时还能腾出脑子专研与完善种种秘法的越殊别提多快乐。
抵达王城时,他不免怅然。
“……这么快就到了?”
威风凛凛的青焰马上,一袭灰白长袍、周身透着药香的少年眺望前方高大的王都。
此时天色已幕,黄昏迟迟。
远处的夕阳坠落山巅,笼罩在霞光中的城池巍峨而立。来往的车队宛如长龙,密密麻麻的人群在高耸的城门之下渺小如蚁。
其城高近十丈,纵然武道真种境的高手亦不可越;墙砖乃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黑石,硬度堪比玄兵。若非不适合用于铸兵,恐怕时不时便会有人偷偷摸摸来撬两块走;依次排开的八道城门高大庄严,在往来如梭的人流衬托下,宛如巨人之城的门扉。
而城门之下穿梭如织的人群宛如蚁群。
这便是申屠氏的王都。数千年时光的冲刷与洗礼让它有着有别于普通城池的气质。
初次来到这里的外乡人很难不为这份特殊的气质所倾倒,神色中不免带上憧憬。
久居王城的人则是个个昂首挺胸,迎着外乡人艳羡的目光,骄衿之色溢于言表。
哪怕他们之中许多人并非王族子弟,也不是天赋出众、被选拔入圣地的武道天骄,不过是王族子弟门下的走狗,武道天骄附庸的附庸……只因种种缘故才有机会暂时定居王都,百般谋算着将暂时变成永久,却不妨碍他们如此俯视后来的外乡人,俨然忘记多年前的自家同样是这般模样。
在拘谨排队的外乡人之中,这些人手持身份令牌,插队插得趾高气昂,理直气壮。
直到悠长的马嘶远远传来。
“……是青焰马!”
城门口懒洋洋站岗的守卫立时直起身来,挺直如标枪。像是骤然收到主人指令而预备出击的猎犬,他们的眼中大放精光。
青焰马作为妖兽混血、马中极品,象征着高强的实力与丰厚的身家。纵然神定境武者中,都有少数寒酸的买不起这青焰马。
终日在城门口“迎来送往”的守卫们无论眼力还是耳力都是一流的,只凭此时远远听见的响亮的马嘶声与整齐的马蹄声,就能断定来者不凡。他们一下子就精神起来。
定睛细看,视线穿透远方道路上的滚滚烟尘,他们终于看见一行数骑从地平线上驶来,西坠红日在众人身后宛如一轮圆环。
城门口,很快有眼神犀利之徒认出他们的身份:“是世子,世子他们历练归来了!”
马蹄声渐近,来者的面容也愈发清晰。
在数张令人牢记不能招惹的面孔中,似乎混入了一张陌生的脸,众人不禁看去。
大约十八、九岁,介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青涩面孔,浑然天成、无可挑剔的五官,如清风一般坦荡而飘渺的气质,灰白衣衫轻荡间,某种独到的气质自然而然显露出来……这无疑是个令人一见便难以忘怀的人物。
“……这位是?”众人不约而同生出淡淡的好奇,“莫非是又一位武道天骄?”
第107章 道胎魔种24
◎天上降魔主,人间太岁神◎
又是一年春,万类竞生长。
王都北门附近,大大小小数十座殿宇连绵成片,占地近百亩,平日里人流往来不断,多是携刀带剑、满面风霜,不时还会出现拖着妖兽战利品归来的狩妖小队。
作为王族申屠氏唯一对外开放的特殊机构外事堂,这里是整座王都最热闹的所在。
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有些像是越殊印象中的“冒险者公会”、“游戏任务发布大厅”。
名义上外事堂归属于王族,实际上城内各大家族、散修,乃至普通百姓,凡有需求,出得起酬劳,皆可在此发布委托。同时,任何人只要满足条件都能接取委托。
具体任务报酬,由发布之人做主。可以是财货,可以是功法,可以是玄兵,可以是申屠氏内部的贡献点,乃至某些强者的一个人情……有申屠氏驻守外事堂的神定境执事长老见证,想必不会有人敢于抵赖。
此外,在这里担任执事的不是王族子弟便是拜入圣地的外来天才。即便他们境界不高,代表的却是王族申屠氏,再是桀骜不驯的散修,在他们面前都要放低姿态。
只因执事堂的任务乃是圣地内部最受欢迎的肥差之一,安全无危险,贡献点又高,其他种种好处更是不必多言,能抢到这处肥差的人,天赋与背景可想而知。但凡不是棒槌,都知道只可为之交好不可结恶。
昔日便有一名担任执事的圣地弟子借着职务之便抢先截下一桩隐藏着着天大好处的委托,安排自家人去做,令整个家族一飞冲天,趁机搭上了一名天人宗师的关系。
事后,提前截取任务的行为在明面上已被禁止,实际上却很难执行到位。毕竟,执事弟子的身份就是能在所有人之前知晓委托内容,除非有人全天不休在这里蹲守。
能有效规避这一“潜规则”的委托大概只有那些固定时间公开发布的长期委托。
这类委托多半都是采集任务,从金属矿物到百草百花,乃至妖兽血肉……可以说来多少收多少,人人有份,油水是有,却谈不上丰厚,许多底层散修武者便是以此为生。
这类长期委托也被视作“日常任务”,外事堂中便有一间杂务殿专门对接前来上交金属矿石、药材植株、妖兽血肉的武者。
这些材料又会通过委托渠道转交到丹师、匠人手中,变成武者需要的武器与丹药。王都相当一部分人都参与了这样的循环,每个人都是庞大产业链上的一颗螺丝。
唯有各行各业实力出众的人物不会参与这些繁琐又无需门槛的事务,值得他们出手的只有高阶妖兽、玄兵、高阶丹药……在委托人与被委托人之间,他们扮演的往往是甲方,发布的委托从来都是应者如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