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2)
还?有那对逃难路上的一家三口,那群起义军杀掉了父亲,即使他拔刀救下了母亲和儿子,但他们这样弱小的人,又怎么在这个残酷的世道生活下来呢。
他低下头:“或许和王妃说的一样,学武最多能够以?一敌百,我的能力还?是太弱小。”
钟离越不动声色地听完少年的讲述,能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他的茫然,老人苍老的眼睛变得犀利起来:“如意,你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我知道你一直很感念姜绍对你的恩情,所以?想报答他。你刀法出众,姜绍也?很看重你,你想为他效力我不会阻止,但有一点你得明?白。”
他扔掉手里的酒壶,伸出手指,戳向崔遗琅的心?口:“但你这里,不能是空的。”
崔遗琅的身子猛地一震,心?神剧颤,仿佛被他的话刺中了心?脏。
他兀自想起母亲的话:你要?活出个人样。
“你得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只是为了报恩而拔出你的刀,不然你也?就是姜绍的提线木偶和趁手的工具,你的身体会坏掉,但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你的心?就不会坏掉。所以?,你得明?白,你到底是为什么而战,你每次拔出你的刀,夺走一个人的性命,总得是有信念做为支撑的,否则杀戮造成的兵火失心?迟早会把你变成一个怪物。”
崔遗琅低头沉思良久,缓缓开口道:“师父,那你呢?你是为什么要?呆在王府?”
他有点想问?师父在离开朝廷前到底经历了什么,可又生怕触及到师父的伤口,心?生顾忌,不敢直接开口问?。
“为了向我死去的儿子和兄弟们讨一个公道。”
说出这句话时,老人沧桑的眼眸里像是一只凶狠的野兽,随时都会咆哮着扑出去撕咬他的猎物。
他开始平静地讲述道:“姜绍也?跟你说过我为什么会离开朝廷吗?十几?年前,我曾经是镇守西北边关的将军,我义结金兰的兄弟,和我的儿子们都在我麾下征战。那一天?,天?降寒雪,冻死了草原上无数的牲畜牛羊,突厥人活不下来,当时的大可汗率领数万突厥人南下,嘉峪关关以?南数十里生灵涂炭。我的兵不够,抵御不住这样的进攻,急忙向前朝求援。”
崔遗琅的呼吸逐渐紧张起来,似乎也?看到那时战场上烽火连天?的紧张场面。
“可是各地的兵力不够,那时候前朝和现在差不多的局面,各方势力都各有算计,前朝派来的援军都是在京城里养得膘肥体壮的士兵,连出枪都软绵绵的,哪能指望他们和兵强马壮的突厥人作战。我想着,兵力不够也?无妨,我打?了那么多年仗,以?少胜多的局面也?不是没遇到过,还?怕赢不过那些蛮夷汉子?可我万万没想到,拖垮我们的居然是粮草。”
“和大可汗进行决一死战的时候,我们的粮草已经断了整整三天?,可后勤却迟迟不来,后来连战马都斩杀了,将士们只能饿着肚子上战场。突厥人用了火攻,天?地为炉鼎,我所有的儿子和兄弟都折损在那场大火里。只有我,只有我活了下来。”
崔遗琅平静地听着,衣袖下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似乎也?体会到师父语气中的伤痛和仇恨。
钟离越冷笑?一声:“后来我去找粮草官算账,他们却说:你们前线打?仗的人只用考虑怎么杀敌就是了,我们后勤的粮草官要?考虑的事情可就多了。”
崔遗琅再也?听不下来,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这种人居然也?能在朝廷做官?”
“哼,这位粮草官后来还?高升了,我年轻时也?做过粮草官,知道长途运输粮食物资的不易,但我后来认真去调查过,前朝调拨粮食不及时,地方也?层层拖沓,才迟迟送不过来。哪怕只要?早上那么一点点,我的儿子和兄弟们也?不会死,最后是凭借我仅有的兵把突厥人都赶出去了,但所有人都死了,除了我。”
他最小的儿子,当年就和崔遗琅一个年纪,也?是个白马金鞍的少年郎,他母亲将他养得太过单纯,从小就很崇拜父亲,一直嚷嚷要?和父亲哥哥们一起上战场。
钟离越拗不过他,把他带在身边,和他的哥哥们一起上战场,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的兄弟见到他们一家老小,都忍不住调侃道:哟哟哟,你们家是想凑个“杨门女?将”吗?
可就第一次上战场,他的小儿子便再也?没能回去,他那时已经看不到了,眼睛也?被箭刃刺伤,前胸和后背插满利箭,钟离越甚至都不能拥抱他,只能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听他委屈地小声喊道:爹,我好疼,疼死了……
钟离越抹了把脸,眼睛猩红得要?滴出血来,咬牙道:“你说可笑?不可笑?,我们在前线杀敌,换来的却是这群狼心?狗肺之人在前朝为非作歹,死在战场上我不会有任何怨言,但我不能接受他们是被后勤拖死的,太窝囊。有那么一刻,我都在怀疑自己这么多年的行军打?仗为的是什么?跟着我的将士在边疆挨冻受寒,我的兄弟一个个牺牲,我的儿子们也?没能回去,都是爹生父母养的小子,他们的命就不是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