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尴尬的重生[年代] 第121节(2 / 2)

一声令下,五对五的格斗才正式展开。

前提不许击打后脑勺,踢裆,反关节和膝盖。

女学员兵五人早就制定战术,四人各自挑选一名对手,把看起来最弱的那个,留给周晚风。

以最强对最弱,最快时间解决掉,形成多打少局面。

双方刚拉扯上,对面男学员兵却突然两个合围住周晚风。

场面混乱起来,孙向秋,方菲部队出身格斗经验丰富,金红杰经验欠缺,但喜欢打篮球,经常一人带球深入地方禁地,身手灵活,扛撞击能力十分顽强。

刘书培综合型,胜在脑子冷静聪颖,一直记得周晚风教授经验,面对比自己力量大对手,决不能硬碰硬,更不能被对方拉扯住,要拉扯,躲闪,寻找时机攻击。

四人对三,金红杰仿若队伍里大前锋,刘书培眼观大局,总能在班长孙向秋和方菲和对方缠打之时,及时补上一拳半脚。

一时输赢难辨,另一边,周晚风一对二,丝毫不见下风。

她没用拳套,周旋在二名男学员之间,完全游刃有余。

旁边观看的学员兵们,眼神眨都不眨一下,看的异常专注认真。

同时差距也是一目了然。

周晚风很强,强到身体可以流畅避开攻击,一招一式,娴熟如流水,干脆利落。累赘多余动作根本看不到。躲避和攻击互换流畅,虚晃一招,拉拽一人当盾,避开拳锋。

下一秒蹬人小腿借力,没有拳套好处就是抓握方便。倏地跃起,一记转身连环鞭腿踢。

对方后退避开,

周晚风扭借旋转力度,直接把另一人顺势拉拽。

不能踢膝盖,落地站稳一个顶膝撞腹。

身侧拳风袭来,下蹲换腿横扫。

周晚风这边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学员队里有人忍不住吞咽,任谁看都知道,两人根本锁不住周晚风。

战斗经验根本稳压。

几分钟过后,双方粗喘。

脸上甚至有几分窘迫,一开始他们到底在谦让什么啊,真想倒回去狠狠抽自己几巴掌。

等到周晚风解决两人,学员队忍不住发出叫好声。

甚至光看着也跟着心潮澎湃起来。

周晚风实至名归。

那边四对三打的正火热,等到周晚风加入,局面直接呈现一边倒。

五对五人人参与,打的畅汗淋漓。

其中能力强也不见能赢,战术也很重要,灵活运用战术的人不少,如此以来,整合学员队之后,大家更是快速熟悉学员队的队员。

同时也因为周晚风的话,不光激励女学员兵,男学员也是如此。

宋焱准备好一顿教词,直接省下了。

总结下,好像周晚风说的话更直接,也更立竿见影,自己提前草拟的似乎冗长繁琐。

几支预备尖刀学员队,周考核的时候,数据极限拉近。

宋焱也兑现开学前说的话,即使到吃饭时间,照样加练。

倒没人忍受不住。

不过,时间久了,同在一个学员队里,大家对周晚风熟悉起来,发现这人的强,不光强在表面。

冬去春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学员队的训练服由冬制慢慢变成春制。其次,日常训练里提及“尖刀精武”的次数变多了。

“还不好好训练,今年轮到你们上场了,我看名次起码还得往下掉,就你们这个水平,旁人看了背后指不定怎么嘲笑呢。”

今年学员大队的队长们,牟足劲准备拼一把,准备一雪前耻。甚至私底下商议,在

“尖刀精武”赛事前,准备一个月的单项训练,做突击训练。

往学员大队递交申请,竟被驳回了。

宋焱在对队长中被推出来,派过去打探情报,到底为什么驳回,理由是什么啊。

今年学员兵素质可以啊,日常训练不管是量还是质,都提升了,可以说这一届是前后三年里最优秀的了。

为了今年“尖刀精武”,晚上原本世界新闻的时间,都改成播放往届竞赛录像。

一看不知道,看了发现旁的军校单项实力之强,真不是开玩笑的。

射击项目拿分最多的是特战学院,整个就是压着所有军校的实力,特牛。

长短跑项目步兵学院历来拿分最多。

连着看几天,发现一个事实。他们学院这排名和在外的名气有点不对等啊。

那边宋焱找大队长刺探情报去了,“突击训练也不是咱们第一个搞的,另外几所不是都搞好几年了,哪个没在比赛前突击一个月?”

今年是真的准备拼一把,想拿个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