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尴尬的重生[年代] 第180节(2 / 2)
“昨晚上恐怖分子袭击你们怎么不上,你们人去哪了,那么大的动静你们是死了吗?我们的声音能大过炮弹。”
“他们就是怕死不敢出来,却把拳头武器对准我们这些人,我们家被毁了,人被打伤打死,根本没人在意我们。”
“必须剿灭恐怖分子。”
和一群情绪上头人没办法讲道理,抗议静坐一直延续,金神口岸乱成一锅粥。将近2000人聚集抗议。
周晚风和张国安躲在其中,小心的推波助澜。
看到靖巴政府送走第三方和国际代表团,却没有看到他们的调查组。
等到下午近三点,靖巴首都兰句派遣人到达金神口岸,警察和士兵为了驱赶群众,双方再一次发起冲突。
推搡动手期间,有人摔倒被踩,有孩童大哭,周晚风顺势往前,看准时机一脚踢打在对方脚踝骨上,痛的龇牙咧嘴,对着眼前妇女挥拳就打。
女人尖叫一生,鼻血横流,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导火索一般,原本束手束脚并没动真格靖巴百姓,似乎炸锅了,手里木棍终于不再是摆设,抡起来开打。
场面几乎失控。
被驱赶的反变成警察士兵,愣是被驱逐的掉进河里,手挥舞镰刀,木棍叫骂政府软弱无能。
“政府对我们视而不见,我们就应该走到他们面前,让他们看清楚。他们软弱无能让我们家园被毁,亲人惨死的惨死,受伤的受伤,昨晚他们只是放火打砸,我们该是庆幸的,我们不是蒲兰卡的水上浮村,他们才是最惨,老人孩子全部杀光,我们的政府只知道粉饰太平,进山走两趟最后无功而返。下次被屠村会是什么地方?又是谁的一家老小?”
“必须赔偿我们损失,必须给个说法,金神口岸解决不了,我们就往上找,上边不管我们就去兰句,我们要让整个靖巴人知道,不派兵剿灭恐怖分子,就是共谋屠杀。”
“我们不能在沉默,也不能让政府在沉默,决不能让我们孩子以后也生活在这样环境里,恐怖分子是吃人的野兽,要彻底把他们驱逐靖巴,让他们从我们生活的土地消失。”
金神口岸的政府官员试图和抗议者协商,却被暴怒的群众一镰刀削去耳朵,捂着满是血水的脸颊,尖叫着跑开。
形势彻底控制不住了。
近乎2000多人从金神口岸出发,声势浩大准备前往沙巴,
金神口岸的警察和当地士兵根本阻拦不了,
原本设置的路障也被群众推开,驻守士兵手里攥着枪,愣是不敢开。
用草席棉被裹着袭击中死去的亲人,走在最前头,沿途路过村庄,逢人讲述金神口岸和蒲兰卡的惨状。
唏嘘悲伤之中,也有人跟着一起抗议示威。
抗议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嘴里哼唱着周晚风并不了解调子,像是一种仪式,也像是宣誓。
辛宁,秦喜民等人距离很远就听到动静,看到阵势几乎吓一跳。
原想着周晚风说的几十人,上百人,但这怎么看都是上千人规模。
靖巴境内有史以来发生最大规模的抗议,前来阻止的士兵想要明枪逼退,却被前头扛着亲人尸体的逼得不住后退。
反抗的口号一开始的不派兵剿灭恐怖分子,就是共谋屠杀,做最后演变成,“给我们武器,给我们弹药,我们不怕死,我们去和恐怖分子拼命。”
队伍最后面,换上靖巴当地衣服的辛宁,柴小舟等人,别扭的拉扯衣服之后,小声开口询问,这是要去哪。
“去沙巴。”
挤在人群当中,根本没有人在意身旁的人是谁,当进入沙巴的主干道,沙巴的地区群众彻底被惊住了。
他们甚至还不知道蒲兰卡和金神口岸被恐怖分子袭击的事情,在靖巴坏事总要捂得密不透风,好事敲锣打鼓全国告知。
等到了沙巴地区,游行队伍直接围堵政府大门口。
而周晚风等人静静从队伍里抽身,从沙巴到奥纳,众人坐上不知道几手的机动三轮车,铁锈斑斑,为了方便多载人故意往外加了一圈木板。
设在奥纳的领事馆,为国人处理过很多事情。
处理本国公民在靖巴遇到意外伤亡,帮忙处理和开具证明。以及提供法律援助。也有自然灾害,以及当地政局动荡协住公民撤离和躲避。
但在靖巴的领事馆业务并不繁忙,首先在靖巴国内公民并不多,常常大门一个星期都没人进来。
已经习惯的领事馆,忽的大门被推开,一进来还是十几个人,站姿挺直,眼神坚毅,搞的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不由紧张起来。
情况略复杂,需要上报处理。
驻靖巴领事馆第一时间紧急通知外交部,临时启动了保护应急制度。
且辛宁作为特战队指挥官进行了保密通话。
其他人并不知道后续流程,只知道领事馆协调租赁大巴车,直接撤离靖巴到开金,又从开金陆路撤离,从边南入境坐上熟悉绿色军卡。
金神口岸的调查组拒绝回国,国内外交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强烈抗议靖巴遮遮掩掩,含糊其辞,就三艘货轮船员的安全问题发出质问,并要求靖巴给出合理回复。
而特战队全员并没第一时间返回旅部,而是先后向部队领导以及边南公安部等执法部门等汇报这次靖巴全部行动。
“金神口岸当地政府官员和恐怖分子相互勾结,想要栽赃陷害,背后目的恐怕不止于此。”细思极恐。
当听到蒲兰卡屠村,特战队被水上围困等险情时,不由深呼吸一口气。
“这一次,全员平安回来,周晚风立大功,没有她的机智果断,恐怕我们都回不来。”辛宁有感而发。
但这次任务并不会公开,他则是有些遗憾的。
靖巴的事情不允许私下交流,更不能对外谈论,众人出来相视一笑,各自返回各自连队。
至于后续的处理,显然已经有了让靖巴更焦头烂额的事,国际舆论的转移,也让靖巴压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