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林涛这边静静候着母亲的哭泣,他安静地等着,没有说话,也没有挂断电话,那边在哭过一段时间后,终于不只顾哭了,她在那边抽泣着道:“妈妈对不起你,你是不是很恨我?”
恨是没有的,没有爱,就没有恨。但愤怒是有的……
一个人被伤害,连愤怒都产生不了,只能说明他病了。
林涛就曾经病过,在孩子不能恨父母的约束下,他的灵魂都不允许自己去恨她,好像恨了,他就脏了,他就不善良,不配活了一样。
他连替自己愤怒的能力都没有,也因此,他变成了一个懦弱的人,后面再碰到伤害,他拔腿就跑——他恐惧那个伤害他的人,如同恐惧魔鬼。
可明明,他才是那个被伤害的人啊。
为什么逃跑的,忍让的,生病的,是那个被伤害的人?
因为他懦弱。
因为他连最初伤害他的父母他都不敢去愤怒。
潜意识把他变成了一个懦夫。
而把他曾经变成懦夫的人,在他39岁的今天,问着“你是不是很恨我”的话,可能想从林涛嘴里得到一个“我不恨你”的回答。
妈妈总是想要一个无论怎么伤害他,他都不会怪她的孩子。她的潜意识,也认为她会从她懦弱的孩子嘴里得到这句话,所以她敢问出这样的话来。
“妈妈,你要是对不起我,这不是我恨不恨你的问题,尤其是你要是给我造成了利益上的损失,你是要还我的,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比如,你和你女儿要是花了我前男友的钱,如果我前男友跟我讨要的话,我会让他找你们要,你们之间的事,我从来没参与过,你的债务与我无关,我不会接手,你懂我的意思吗?”林涛平静地和她把事实讲清楚。
那边静了,过了两秒,那边的人嘴里咕噜了一句好像“不愧是畜生”的话,“嗡”地一声,她好像带着强烈的怒火把电话挂了。
她生气了。
母亲生气了……
林涛摇摇头,拿着手机坐回了原位,又看了眼手机里刚才那个号码发来的那一句“你跟你父亲太像了”的短信,心如止水闭上眼休息。
在没有人爱他时,也不会有人来爱他时,他需要的是,自己爱惜自己,自己不糟蹋自己,自己不诅咒自己。
他需要为自己着想。
第19章
等你想明白,其实你会发现,自己的父母才是那个孩子,而且他们对孩子的报复心理特别的强——得罪外面的人可能要付出代价,得罪自己的孩子就不会有这些顾虑了。
他们欺负得起这个得靠他们养活的人。
在他们眼中完全受他们操控的人还有胆敢反抗他们,更应该遭到报复。
他们没把孩子当人看,于是也就不知道:孩子也是人,得不到善待,也会情不自禁地厌恶憎恨那个糟蹋霸凌他们的人。
马女士在多年后,六十岁的年纪,还在像个孩子一样,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立马用她觉得最能伤害林涛的话来报复林涛——瞧瞧吧,你不让我满意,我就让你生不如死。
她对她能让她孩子难受的事,似乎稳操胜券。
对——对母亲还有所期待的人,那个深爱她的孩子,会因为这句话痛不欲生吧。
但她在像个孩子一样胡闹的时候,她真正的孩子,在消化完她与她前夫所带给他的影响后,走上了一条不再与他们共业的路上。
对父母都没有爱,也没有恨,不是意味着原谅,而是意味着不纠缠——不把自己的情绪寄生于他们的身上,也不让他们的意识再寄生在自己的身上。
人是要长大的,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独立的人。
等这时候,很多事,就能接受、承受了。
林涛不恨他的母亲,也不恨她的报复,高铁一路东去,路过海边的时候,他举起了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看着大海,笑了。
很多年前,他一个人来过海边。那个时候,他感觉自己像个孤魂野鬼一样,身单影只地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被人爱,不被人期待——孤苦让他投身于爱情,以为只要足够的真诚和真心的付出,就能让人与他交换爱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