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2)
但是陆煜祺知道,传递这个消息的人已然逝去,现在并不是让唐霜回应他这个小小喜悦的时候。
于是陆煜祺便抿了抿唇,将才说了个开头,关于他是如何具体解析图片的话语给收了回去。
手握鼠标反向选中图片几次,智能处理图片让它更加清晰一点,然后选中单独拉出来。
图片的背景是一张纸张,上卖隐约可见几行字迹。经过陆煜祺处理后,字迹逐渐清晰起来。纸张的顶部印有建宁大学附属医院的标志,下面是几行手写的文字。
标题是“术后使用药物单据”,字迹有些潦草,但依然可以辨认。
日期显示的是十年前的时间,下面是药物的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纸张的一角还有一个医生的签名和建宁大学附属医院的盖章。
药物名称中,有几个是普通的消炎药和止痛药。
但是在里面却出现了一个并不能算得上常见的药物。
氧氟丙哌酮。
唐霜对于这个药名自然不陌生。
哪怕氧氟丙哌酮是最近不久才被列入国家管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名录,但是因为先前办郑弘文的案子她就接触了解过氧氟丙哌酮。
在被列入管制名单之前,最起码在这个术后使用药物单据上的日期的时候,氧氟丙哌酮的使用就应该已经被严格监管。
虽然它确实可以用于临床,一开始星医创新集团研发氧氟丙哌酮也是用于临床手术的镇定镇痛,但是先前的案子中,她在咨询医药专家时,就得知,这种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时,会导致心脏搏动加快,加大病人心脏负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这才使得氧氟丙哌酮的使用素来严格。
就拿建大附院举例,氧氟丙哌酮的申领使用,需由主治医生的亲笔签名,科室分管主任的签名以及医务科的盖章,才可以到特殊药方内申领使用该药物。
而且这个规定在十五年前,海外爆出氧氟丙哌酮的副作用致病人
死亡案例之后,建大附院为了把控风险,就一直有这个规定。
这是沈文彬亲口告诉她的,想来不会有误。
而现在这张术后使用药物单据上只有一个医生的签名,虽然签的字迹潦草,龙飞凤舞,但是倒也不能认出,这签的名字是“胡林”。
而至于医务科那边的盖章,现在已然知道胡林的上边是朱成杰,那能盖章,哪怕实际上按照规章制度,少了作为主治医生周婉婷的签字,胡林能拿到氧氟丙哌酮,并且安排护士进行使用注射,又或者是他亲自进行注射,也不是难事了。
唐霜明白,与曾经血气方刚、横冲直撞的她不同,周婉婷是个心思缜密、思虑周全的人。
如果不是手上有确凿的证据,周婉婷不像是会做出实名举报这样不留后路决策的人。
想必这张术后使用药物单据就是她找到的证据。
唐霜试着推演起周婉婷身前的行事动线和经过。
周婉婷施救病人的时候,因为胡林的不当用药和错误指导,导致病人身亡。
这是朱成杰和胡林想要的效果,他们达到了病人死亡的目的,并且将过错全部推到了周婉婷身上,并且还引导病人家属——现在看来,所谓闹事的人究竟是不是病人家属也有待商榷,对周婉婷进行报复和舆论压力。
而后周婉婷便同她发送信息,传递了这一消息。
接着去实名举报。
但是这个实名举报显然没有结果,被压了下来。
再然后便是周婉婷跳楼自杀,整件事以周婉婷医疗过失、内心自责、不堪重负为由盖棺定论。
而现在唐霜见到了这张术后使用药物单据,更加确信了周婉婷的自杀绝对有蹊跷。
周婉婷都查到了这张单据,知道了用药的问题,都已经有了实名举报的勇气,又怎么会选择跳楼自杀来逃避现实。
以她对周婉婷的了解,周婉婷一定是会查到底,搞清楚事情的真相。
不仅仅是出于她本身对于自己个人名誉的捍卫,更加是一名医生的职责所在。
周婉婷身为一名医生,是断然不会容忍朱成杰和胡林这种身为医生,却为了权势金钱而随意操控病人生命的行为存在。
那么周婉婷的自杀,显然就同她现在一样。
查到了什么更深的东西。
&lt;a href="<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xingzhen.html" target="_blank">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xingzhen.html</a>" title="刑侦"target="_blank"&gt;刑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