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这天回到家开门之后没人在等她,她也不必强撑着多吃一碗夜宵,林守业公司有应酬不在家,何方宜懒得再扮演通情达理,坐在沙发上织一件小小的毛衣,应该是给林凡斐还没出生的妹妹或弟弟的。

林凡斐回到房间里开始学习,她已经把礼中上学期期末的试卷做完三套,加加油到这周末就可以全部完成。

题目比生活简单,没有悬而未决、虚与委蛇和无尽的忍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干净利落,让人舒心。

她喜欢做题。

-

周一早晨七点半是礼中进行升旗仪式的时间。

林凡斐站在一班的队伍里,手里攥了本口袋版的高中英语3500词,低着头在默背。

她个头算女生里比较高的,站在偏后的位置,不会被教导主任抓,只要于静柳不管,随便学点儿什么都行。

这周恰好轮到高一一班升旗,仪式一项项进行下去,主持人热情饱满地说:“接下来,有请陈昭迟同学进行演讲——”

台下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连掌声都比给校领导的热烈。

林凡斐听见隔壁班的女生悄声议论道:“好帅啊。”

她本没打算抬头,但于静柳忽然走到她旁边,低声嘱咐了一句:“前面有人拍照。”

林凡斐会意,把单词本塞回了衣兜里。

在拍照的是刚刚上台总结上周工作的副校长,他笑呵呵地盯着陈昭迟,反复调整着角度,像在寻找最佳构图。

陈昭迟穿着蓝白色校服,迈着两条颀长的腿走上升旗台,接过主持人手中的话筒,气定神闲地鞠了一躬。

“大家好,我是高一一班的陈昭迟。”

他看起来很习惯这种场面,丝毫也不紧张,开口时自然得就像平常讲话,只是收敛了几分懒散。

副校长把拍照转换成了录像,镜头不时扫过台下的同学,林凡斐被迫继续将陈昭迟的演讲听下去。

“我演讲的题目是《勇于突破认知边界》,”陈昭迟单手握着话筒,“我们班语文老师严老师帮我想了一个很有文采的开头,但我没背下来。”

操场上响起轻微的笑声。

林凡斐觉得他应该不是没背下来,而是懒得背。

陈昭迟继续说:“所以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知道的实验,1956年,吴健雄女士观测钴60核的β衰变,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跟原子核自旋的方向相反,表现出对称性破缺,由此颠覆了以往认知,证明了宇称不守恒定律。”

能看出他真的对这种现象感兴趣,细数了对称性破缺在各个学科中的表现,说到化学的时候尤其细致,越讲越深奥,林凡斐逐渐听不懂了,这时她忽然明白了陈昭迟为什么会写不好作文。

他一定是写着写着就跑题了。

但无论校领导还是台下的同学,甚至站在她附近的于静柳,他们都在用一种赞许的、欣赏的目光望着陈昭迟。

陈昭迟终于把话题拉了回来,开始论证敢于尝试、突破传统的意义,在结尾的时候他说:“那些我们以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或许只是认知维度的局限。毕竟几十年前也没有人知道,生命原来是一场精密的对称性破缺,对吧?”

生命是一场精密的对称性破缺。

林凡斐微微地怔了下。

被所有人喜欢的陈昭迟,没有什么得不到的陈昭迟,会说生命是一场破缺。

他那几个哥们儿带头给他鼓掌,掌声传遍了整个操场,陈昭迟把话筒交还给主持人,对她说了声谢谢。

他下台以后,副校长拍了拍他肩膀,亲切地跟他说了几句话,还把手机递给他,给他看自己刚刚拍摄的照片和录像。

陈昭迟虽然看起来不是太想看,但还是礼貌地翻了翻,和副校长聊天的时候嘴角噙着点儿笑,又变回了那副散漫松弛的样子。

主持人已经在念升旗仪式的结束语,喇叭里响起列队回班的音乐,高一一班是第一个可以走的,林凡斐跟着队伍离开,于静柳叫了她一声,招呼她过去。

和于静柳并肩走在队尾,林凡斐听见对方问自己:“上周在学校感觉怎么样,同学是不是认识不少了,我看你跟心译、琳琳她们关系挺好。”

林凡斐“嗯”了声,刚要张嘴说什么,于静柳就马上猜到了:“上学期的卷子做完了?”

“做完了,想跟您要答案。”林凡斐说。

“在我办公室放着呢,你下课来找我拿,不过化学老师说他那份答案被别的班老师借走,找不到了,”于静柳帮林凡斐出主意,“你去问问咱班陈昭迟还留没留他的答题卡,他考了满分,你直接用他的当答案对一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