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2)

江阳自引水灌田之后,洪灾消弭,年年丰收

,而后,她又将山路扩开,将江阳的好酒引了出去,让江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酒城,百姓安居乐业。

第二天,众人苏醒,相互议论,发现他们做的竟是一个相同的梦,纷纷觉得不可思议,怀疑是神明的启示。

他们集体跑去衙门诉说此事,要求工房开凿河渠。

可他们却说不出梦境中,那些河渠具体的河防部署。

正是一筹莫展之际,他们扭头,发现衙署对门的照壁上,贴了一张宽大的水利图。

百姓异口同声:“就是这个!”

凑近一瞧,只见那张图的署名,仅是“一个好人”。

面面相觑,又是一阵沉默。忽而心底茫然,那梦中的安居乐业,到底是神明的赐予,还是人为的努力。

这时,他们梦境中的那位女县丞,已经骑着高头骏马,迈进了草原戈壁中。

第46章 就是单纯来找你。……

大梁和亲队伍穿过河陇,迎亲使臣携兵在边关出现,将他们引入红山堡,吐蕃王室现今居住的宫宇。

吐蕃信奉佛教,政教合一,红山堡分为红宫与白宫,红宫位于中心,是吐蕃的佛坛供奉之地,白宫围绕红宫而建,是吐蕃王室施政与生活起居之处。

吐蕃百姓以农牧为主,此前一直随着季节在高原一带游牧,现下有了固定的落脚处,居尘骑马到达宫堡脚下,仰头望向这座高大新建的宫殿建筑群,心中不由为永安松一口气。无需跟着毡帐在草原扎营,这对于习惯城群生活的中原公主,实是一件幸事。

蓬山王作为和亲队伍的最高长官,入乡随俗,先至红宫朝觐佛像,吐蕃大王亲自为他献上哈达,表示欢迎。转至白宫,大王亲敬青稞酒,驻蕃使有意上前点拨习俗,只见宋觅举止从容,以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而后轻呷一口,吐蕃大王及时续满,喝过三次,第四次添满后,宋觅一饮而尽。继而,吐蕃大王迎他进屋,盘腿坐定,又为他倒上酥油茶,宋觅亦等到他双手捧至面前,才接了过来。在吐蕃,饮茶需等主人将茶捧到面前才可伸手,否则会被认为失礼。

吐蕃大王见他对本族待客礼仪了如指掌,欢愉大笑,开宴以羊肉招待,将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部分,亲自切予了他。那一块肉被当地视为最珍贵的部分,一般用于接待最尊敬的客人。

居尘坐在殿宇汉臣一隅,双手接过吐蕃女使递来的茶水,抬头朝着前方中心席位看去,宋觅低头饮茶,抬眸间,目光似不经意掠向她这处,视线与她在半空中交汇。

也不知是谁先红了脸,居尘放在腿上的小手蜷缩,蓬山王眸光回转,轻咳一声。

吃过午膳,吐蕃大王邀请宋觅前往白宫左侧的盛大草场。

赛马是吐蕃百姓最喜爱的一项竞技,当地所有传统节日与宴席上,几乎少不了赛马。

赛马包括传统赛马,骑射与马术。

宋觅在北御苑百步穿杨,威名传入吐蕃,成功激起本地将领的切磋之意,宴席过后,宋觅接受吐蕃第一首将图鲁邀请竞比骑射,不遑多让。

图鲁技失一筹,话里话外不服,遭到卢枫一场隐喻“输不起”的讥讽,却把话题转移到了两国女子的差异上,“我们吐蕃,可不是只有男人会骑马。”

话音甫落,他躬身上前,从吐蕃王室中,邀出一位十五六岁的姑娘,翻身上马,在众人面前,展现了一出优越的马术表演。

周围臣民观之皆抚掌称赞,驻蕃使眉宇微蹙,在宋觅耳旁道出这位姑娘的来历,原是吐蕃臣民期望大王续弦的亡妻表妹,海兰。

而如今大王娶了汉人公主,先王后一族包括图鲁在内的人,后族一脉地位受到动摇,自然心中不悦。

果不其然,图鲁下一句话,便扯到了永安身上,要求她下场应战。

永安性情温婉淡泊,与世无争,偏偏吐蕃民风最是慕强,臣民见他们新来的这位王后瘦弱娇小,说话声如蚊讷,似是不敢上前较量,不禁纷纷露出不喜之意。

居尘服侍永安身旁,借着为她通译的机会,忍不住站起身,上前同吐蕃大王作揖道:“公主不擅马术,却并非不擅赛马,只是不好与人相争,臣记得吐蕃赛马竞技中,有一项是‘骑马拾哈达’,大王若是有兴,愿为公主举起哈达,公主必当接受大王的欢迎喜意。”

吐蕃大王听来甚悦,颔首答应,居尘回到永安身旁,将她强行推她上马一事,委婉告知。

宋觅坐在永安前边一隅,竖起耳朵,听见居尘欺负永安暂时听不懂吐蕃语,竟诓她说是吐蕃大王想要同她玩这么一场游戏,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忍不住回眸瞥她一眼。

居尘神情淡然,将永安拉过一旁,无视他的视线。

永安轻而易举上了当,翻身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