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2)

卢芸眼眶一红,哽咽应声。

有人见居尘为凤阁出头,开始出声故意朝着她喊救命,张口闭口家中米缸已快揭不开锅。

居尘和颜悦色说起划线在四品,是因为底下的官员的确需要俸禄,需要做事,而他们这些人,很大一部分,光是底下人给的孝敬,都要比月俸多,哪里会过不了冬。

好几个官员面红耳赤,说她血口喷人。

居尘捂起心口,佯作被他们骂得一愣,直接朝着他们当中,官职最大的吕大相公,躬身道歉,“卑职语言莽撞,任大相公责罚。”

吕大相公私下受贿最多,胡子气得狂抖,一时又惊又怕,指着她的鼻尖,“好你个李居尘……”

就在这时,门口又传来了另一道女声,“咦?好热闹啊。”

众人回首,只见旭阳公主缓步走进了门。

众人纷纷施礼,旭阳公主喊着平身,直接派人端来了几箱银子,主动说出自己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我只是一位公主,平日也没有什么贡献,却拿着高昂的俸禄,如今百姓有难,本宫寝食难安,就想着能帮上一点忙也好。这里是我两年的月俸,本宫全都退回来,你们快拿去,好给边疆战士,购置冬衣。”

话音甫落,凑在户部门口看热闹的百姓,不经哗然一片。

旭阳扭头,继而笑问:“吕大相公也是来退俸的吗?”

吕大相公神色一滞,卢芸嗤声说出他是来要钱的。

旭阳神色微敛,哦了一声,“这样啊,那我这刚好有银子,不然大相公直接拿吧。”

说着,她便命人打开了箱子,道:“就当本公主的月俸,给大相公抵了?”

酒楼内,一名京中的儒生神采飞扬,手握扇柄,绘声绘色道:“可惜你们当时没看见,吕大相公一下被公主说得无地自容,那一张圆润的脸,都成了铁青之色,真是好看至极!”

“想不到我朝一位小小公主,都比朝廷高官更有大义,真是叫我等男儿,自愧不如。”

“谁说女子不如男!且你前面那话不对,旭阳公主为陛下亲生,极有女皇年轻时的风采,可不是一位小小公主。”

这话不由令人浮想联翩,陛下登基之后,一直都还没有立下储君,说到她的孩子,除去公主,便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蓬山王。

也有一些思想保守的儒生,对于当前朝堂的政局,震惊不解,“蓬山王位高权重,离那个位子仅一步之遥,竟也这样由着她们肆意妄为?”

在他们眼中,蓬山王作为男子,出于为自身利益考虑,也不该纵容旭阳和李居尘二人的声势日渐高涨。

对此,坐在角落一位儒生理解道:“出色的男人,是会欣赏优秀的女人的。”

他敲了敲手中扇柄,认可道:“王爷应该不会以性别来判断谁是适宜的江山继承人,他也不认为公主就一定比他差。”

这位儒生,便是今年女帝钦点的新科状元。

另有其他一同高中的同窗闻言笑道:“听闻旭阳公主与李大夫自小青梅竹马,师出同门,李大夫心怀天下,吾等仰慕多年,公主与她交好,两人必是同道中人了。”

“看来我朝的公主,要比前朝任何一代都要贤能,为国为民,都是巾帼。”

“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了另一位公主,她为了大梁与外邦交好,不远万里前往吐蕃和亲,亦是为国为民,心怀百姓。”

“永安公主。近几日朝廷也在热议这位公主,她的夫君吐蕃王病逝,朝廷正为是否要接她回国,准备在太和殿开展一场辩论呢。”

“据闻这场论理两方主要辩手,分别就是李大夫和蓬山王。”

--

吐蕃王病逝的消息一传入京都,居尘便开始为迎接永安回国做准备。

她一壁要主考春闱,一壁又在想着如何打赢这场论理,已经连着数日歇在了书房。

这一夜,当值内侍刚被她唤退回去休憩片刻,居尘坐在案桌前,点着一盏豆大的烛火,仍在苦思对策,身后一道长长的影子朝她笼罩。

居尘眸色一动,猝不及防回头,迎面对上宋觅的脸,还没开口,宋觅一把从腋下将她举起,放到桌子上。

居尘下意识朝外边瞥了一眼,书房的门不知何时已经被他锁上了。

宋觅勾起唇角,目光落在她腰间的香囊上。

“李大人,怎么当值还戴着避孕香囊的?”

第87章 不论风雨,携手共度。(正文完)

居尘悄无声息翻了个白眼,心想,还不是为了防你。

自那日宋觅提出让她母凭子贵进他宋家大门,虽是玩笑,可他盯着她肚皮那一道略有炙热的目光,却也给居尘心里留下了一点阴影。

女帝对他俩的事情逐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已经懒得管,随他去。

但居尘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便也不愿在嫁给他之前,出现什么意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