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2)

“嗯……嗯……”,施停月望着碟中小山一般的菜肴,狼吞虎咽顾不上说话。

“这孩子,慢点吃,小心噎着。”施敬像所有长辈一样,殷殷关切晚辈。他

还特意叮嘱厨房备下馄饨,此刻正好端上桌。

施敬用干净的白瓷小碗装了几个馄饨端到侄女面前:“你尝尝。”

施停月接过小碗,她幼时跟着爹娘曾吃过馄饨,记忆里是软软滑滑的,很是鲜美。这么多年过去,她从未忘记这种味道。她欣喜地用汤勺舀了一个小馄饨送到嘴边,轻轻咬上一口,一股熟悉的香味蹿上味蕾:“是菱角馄饨!”

施敬微笑着点点头。

十年前她六岁,尚是依偎在爹娘身边的幼童,那时候娘亲包的一手好菱角馄饨,将菱角白肉剁得碎碎,混上肉末,再拌上小葱和香油,便是最好的馄饨馅料,爹爹和伯父伯母都很爱吃。想不到这么多年过去,伯父还记得。

她口中弥漫的菱角香久久未散,可是这味道……终究不是娘亲亲手做的。

想起娘亲,她吞咽的动作不自觉慢下来,施敬见她若有所思,刚想开口劝她一番,管家老杨却从前院慌张跑进来。

“老爷,宫里来人啦!”

施停月有些惊讶。

第3章

施敬立即起身往外走,施远潮也站了起来,施停月虽然还没吃饱,也只好放下汤勺,紧跟着他二人。

施敬虽然是朝廷官员,但只是个小小的六品员外郎,上朝时都站在官员队伍末尾,平日里从不见什么恩赏,更不用说宫里人直接来施家。

别说老杨和下人们慌张,连施远潮都心里犯嘀咕,莫不是父亲为官出了什么岔子?这才惹得宫里来人?

施家人还未出正厅门,宫里来的鲁嬷嬷便先踏进门来,她身后跟着十来名太监宫女,有的手上端着锦盒,有的拎着食盒,另外还有奉着锦布和珠宝者,叫人看着眼花缭乱。

施停月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她在山里见的最多的是鸟兽虫鱼,再不济就是野花野草,连人都没见过这么多,更别说那么多名贵物品。她知道伯父是为官者,宫人肯定是来找他的,而她,只要安静候着不出什么乱子就好。

然而眼尖的鲁嬷嬷是个善察言观色的妇人,她一眼便瞄向了施停月,极其热情地上前问候:“施大人,这位便是您找回来的施姑娘吧?瞧着真是好模样,大人可是有福了!”

施敬显然比家中所有人淡定,面对鲁嬷嬷,他不急不慌:“承嬷嬷夸赞,正是我家姑娘。”

鲁嬷嬷是宫中老人,见过的美貌嫔妃和贵妇多不胜数,但像眼前这位姑娘一般清雅纯然者倒真是从未遇到过,尤其那双干净无邪的眸子,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底,比宫中那些人多了份纯真,倒是极为难得。

施停月见嬷嬷一副热心肠,便也客套一下:“嬷嬷好。”

鲁嬷嬷喜笑颜开,指挥端着物品的太监宫女上前,一一介绍:“姑娘,这里有金玲珑凤鸟头面一副,小叶紫檀金丝手串一对,镂空梅花嵌珠白玉簪一对,蜀锦六匹,翡翠手镯一对,另外还有些宫里的吃食,都是陛下和皇后娘娘赏赐给您的,还望您笑纳。”

施停月怔怔看着鲁嬷嬷介绍的这些玩意,竟然都是给她的?

她并不认识宫中的皇帝与皇后,他们为何送东西给她?

一肚子狐疑,施停月想开口询问,哪知鲁嬷嬷还没结束:“皇后娘娘听说施大人府中清简,担心府内人手不够,照顾不好姑娘,便指派了六名精练宫女前来,好服侍姑娘日常起居。”

说罢,便有六名宫女朝着施停月见礼:“见过施姑娘。”

她只觉十分尴尬,自己从小在山间野惯了,向来没有人服侍,猛然间多出这些人,直叫人生疑。她偷偷望向伯父,伯父倒是比她淡定许多,面上瞧不出任何波澜,果然是有阅历者,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施停月无奈,喊了一声:“伯父,我无功无禄,岂能受这些?”

施敬心领神会,便向鲁嬷嬷开口:“嬷嬷,月儿初来京城,性情尚需要磨练,宫里的赏赐恐怕担不起,烦请嬷嬷将这些都带回,在下不日自会进宫向陛下、娘娘禀明详情。”

“施大人说哪里话,这可是陛下、娘娘的一片心意。娘娘千叮咛万嘱咐的,叫老奴定要办好差事,否则可是要受罚的。大人,您也不想让老奴为难吧?”

鲁嬷嬷一番话叫施敬作难,宫里的意思他是知道的,这十年来,陛下也从未放弃寻找停月,但凡有一点蛛丝马迹,陛下必派人前去核查。甚至每隔三日,陛下便会秘密召他进宫,只为询问是否有停月的下落。他也知道,早从今上登基之日起,他这座府宅外便有了陛下的耳目,所以今日宫里人才会来得如此之快。

陛下所做的努力,他全知晓。

只是这些赏赐对月儿来说,确实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