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2)
施停月从下山以来,哪见过这样的情景,立时被吸引了注意,想弄清这究竟是出了何事。
“吕将军到,尔等不许再喧闹!”士兵大声呵斥。
百姓一听吕言大号,就集体吵嚷着:“吕将军,你可不能放这些奸商出城啊!他们昧了鹤州百姓的血汗,叫我们活不下去了哇!”
“是啊将军,这些奸商压低谷价,抬高米价,让我们都买不起米,他们却将这些新米运出城去,决不能放过他们!”
施停月仔细听了
一番,终于明白事情原委。
外地来的商贾以低于往年的价格收购百姓手里的稻谷,转背却以高于谷价十倍的价格售卖新米,并且还合伙将米运出鹤州。百姓买不起米吃,求官也无用,只好自发组织前来拦截,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施停月眯着眼望了一眼长长的牛车队伍,想来那车上装的都是米。
鹤州的处境,吕言心知肚明,但这些纷争乃太守分内之事,他一个武将不便插手。不过今日,闹到他眼皮子底下来了,他也正好管一管。
“将他们都分开!”吕言下令。
“是。”士兵们这才敢用力拉开两边人群。
吕言指着牛车,威严十足:“那车上装的都是我鹤州的米,自然都要留在鹤州城内,谁敢私自往外运,休怪本将手下无情。”
商贾们还在求情:“将军,我们都是些做生意的,您这样会耽误我们生意啊!再说,这买卖的事是经过官府同意的,怎么到您这就行不通了呢?”
“本将不懂做生意的门道,但谁要是让百姓吃不起粮,便是跟本将过意不去。”吕言又下令,“来人,将这些牛车都赶到营里去,谁敢阻拦打断他的腿。”
“是!”
士兵们赶牛车的时候,商人们跟在其后试图拉扯阻止,施停月一直在边上观察这些人,无意间发现他们腰间的令牌上隐隐刻着“莫侯”二字。
他们是莫侯人!
第20章
此时施停月惊的瞳孔放大,莫侯人不是早已退居凉城八百里之外,且永世不得踏入大靖地界,怎么会出现在鹤州?
这些名为商贾的莫侯人究竟有什么真实身份?
她的眼睛始终注视着试图阻止的商贾们,身体却悄悄向他们靠近,在无人注意时,顺手牵走其中一人腰间的令牌。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得手。
她迅速将令牌藏入袖中,面上仍旧不动声色,无人发现她的异常。
按照她本来的打算,应是尽快出城,往凉城方向去,但是现在,既然扯上了莫侯国,她必得留下来弄弄清楚这些人的意图是什么。
士兵们将牛车赶往营地,牛车负担重,行得也慢,费了半天时日才到。
商贾们见吕言油盐不进,岂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收购的米就这样没了,只能转而去寻求旁人帮助。
吕言年纪不大,在军中却很有威信,说一不二。施停月跟着他来到营地,看见他指挥士兵将米袋都卸了下来,安置在一处干燥营房内,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
忙了半天,她才瞅见吕言空下来。
她早已将马栓在一棵树下,一路小跑至吕言身边。
“施姑娘,刚才没有吓着你吧。”吕言第一句话竟不是抱怨辛苦,而是关心她会不会被吓到。
却不知她是连皇宫都进过的女子,岂会被这样的场面唬住。
施停月连连摇手:“不会不会,吕将军行事果断,为民所忧,实在令人佩服。不过将军,我方才发现一物,想呈给你看看……”
吕言好奇:“是何物?”
她观察四周无人,才将袖口处的令牌拿了出来,递给吕言。她相信吕言作为鹤州守将,定不愿在此见到莫侯人的身影。
换句话说,鹤州或许早已出了内奸,否则这些人如何能从吕言眼皮子底下进城呢?
她看见吕言接过令牌,果然大惊失色,脸上的怒意骤显,握着令牌的手背暴起青筋。
“姑娘从何处得到此物?”
“从刚才那群商人身上摸来的。”
“怪不得,那帮人身形不正,畏首畏尾,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祸害。”吕言愤恨不已,继而又说道,“施姑娘,多亏你机灵,寻到了此证据,否则我一时大意放了敌人进城,会害了鹤州百姓。”
“莫侯人恐怕心怀不轨,将军可要早做打算。”
吕言当机立断:“我这就亲自带兵去抓他们,免得教他们逃了。”
话音刚落,便有士兵来寻吕言:“将军,太守大人派人来了!”
来的是太守幕僚,满脸堆笑,似乎见到的都是老熟人一样。
然而事实上吕言却是第一次见他。
“吕将军久仰久仰!我家大人命在下前来请将军过府一叙,还望将军能百忙中抽空前往。”这幕僚明着是在同吕言说话,实际上眼珠子到处瞟,直至看见那些空空如也的牛车,脸上的假笑分明收敛了几分。